“数”里行间读懂预算变化
显示大政方针指向和财政投入重点
预算公开,是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中央部门预算盘子大、项目多,一下子要全都看明白、算清楚是不可能的。但随着预算公开的进一步推进,从各部门预算的“数”里行间,能够了解和读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各部委公开的预算项目支出中,住房支出的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社会上也很关注。与上年相比,财政部、审计署与发改委住房支出增加了近三成,保监会住房支出增长超过了40%。实际上,无论各部委住房支出增加多少,其主要原因一是规范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计算基数提高,二是单位新职工人数多了,符合提租补贴、购房补贴人数增加。
“享受提租补贴和购房补贴的一般都是年轻职工,工作年限短积蓄不多,还没有购买住房、尚在租房阶段,补贴的数目每人每月也就是几百元。应该说,这样的支出是合情合理的。”刘尚希说。
“除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项目支出变化,我们还能从预算的变化中,看出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向和财政投入重点。”刘尚希解释说,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预算支出,较上年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
预算公开还应“粗中有细”
公开一般支出可以粗,“三公”经费支出应该细
对于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变化,社会公众给予了肯定与好评。但也有一些人表示,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力度还不够大,一些项目支出还不够细,“三公”经费等支出在预算中还是找不到影子。
对此,刘尚希说,预算公开是不是越详细越好?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掂量。如果所有预算数据都公布到“目”,那98个部门加起来就是厚厚的一大本,内容过于琐碎,公众未必看得清楚,反而政府部门要投入大量精力,增加公开的成本。
“预算公开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公众更好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刘尚希认为,预算公开应当是“粗中有细”,一般的项目支出可以粗点儿,而百姓关注的“三公”经费这类的核心支出,应该更细一些。
至于为何在公开的预算中见不到“三公”经费的影子,刘尚希解释说,“三公”经费在预算中不是一个特定的支出项目,所以不能直接在预算中看到。需要各部门从各项支出中,把与“三公”支出有关的费用分别“提”出来,再汇总到一起才能得到一个总体的情况。由于“三公”经费是今年的预算数据与上一年的决算数据一起公开,所以要等到6月底左右全国人大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才将公开。
刘尚希表示,与社会公众的期待与要求相比,目前预算公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仍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很多信息是按照功能分类,虽然教育支出多少、医疗卫生支出多少都有具体数字,但这些支出中,有多少用于行政经费,有多少用于项目建设,从预算上还看不出来、分不清楚。
- 2011-06-032/3城市青年表示住房支出倍感压力
- 2012-04-2414个中央部门公布今年预算 多部门增加住房支出
- 2011-05-12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住房支出680元"统计口径出错
- 2011-05-06住房支出数据彰显统计潜规则
- 2011-05-05国务院国资委部门预算公布:住房支出83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