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海峡都市报
海峡导报 石狮日报 晋江经济报
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福建企业文化网
文明风网 国防教育网 妇联新闻 福建工会
报纸旧版 集团邮箱
报社传稿 远程访问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房产> 要闻 > 正文
房地产基金“造势”一头热 开发商持观望态度
www.fjsen.com 2012-05-03 09:16  李鹏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我来说两句

对此数据,本报记者无法获得第二个信源。但据公开资料,2010年9月中旬,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发起成立了一只亚洲房地产FOF,募资对象为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机构投资人,关注重点是亚洲房地产市场。

“这个事件是国内这波房地产基金热中带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前述接近歌斐的私募界人士评述道,房地产FOF成为国内关注焦点,也是由此开始。“不过,对(房地产)FOF的研究却一直处在探索阶段。”

比如,因PEREFOF往往体量巨大,其募资对象以共同养老基金(PENSIONFUND)为主,而在国内,这样的募资对象显然是缺乏的。“再比如,在PEREFOF的募资对象中,小型投资者数量不少,且必不可少,而这在国内面临的法律障碍是明显的。”这位私募界人士指的是非法集资及相关犯罪问题。

基金投向仍是一头热

正是基于这种国内尚无的房地产FOF概念,诺亚财富提出,PEREFOF“是一个在全球业界都属于非常创新的金融产品”;是一种“全新的融资和投资以及平台性的基金”。

根据诺亚财富的产品设计,在这个“平台性的基金”中,TOP50开发商将组建TOP30基石基金,成为基石投资人。而其他民间资本将像参与其他私募基金一样,作为LP(有限合伙人)进入基金,“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基金”。

“FOF作为房地产基金进入中国,其市场机会与其他房地产基金一样,都是均等的。”上海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4月25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基金的兴起都有赖于外部环境的逐渐成熟,比如信贷紧缩带来的资金短缺;租金回报率的稳步增加;REITs等证券化产品的酝酿及与其相伴随的金融市场成熟度提升。“但房地产母基金也无法显著突破在募资、投向等方面的普遍瓶颈。”

TOP50房地产开发商是这只PEREFOF的最大亮点。“但截至目前,这些房地产商尚未公开表态,也没有可供查证的资金注入,只能说这是一种增信背书。”利民评述道,这也是国内大部分有着开发商背景的房地产基金的“障眼法”。

目前尚未披露其具体合作细节。“从现有资料来看,仅是募资渠道方面的一些大胆尝试。”前述接近诺亚财富的私募界人士表示。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1年12月,诺亚财富已在全国59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服务2.7万余名高净值客户,旗下500名拥有完整资质的理财师。“其客户渠道一度是中小型房地产基金的借助渠道。”这位人士表示。

根据诺亚财富的研究报告,地产母基金有选择多种策略的灵活性。除房地产外,还可以选择债券市场,或者是“不良房产”市场,或者是高等级房产按揭证券化产品等不同金融产品。对此,陈湛匀认为,房地产既是PEREFOF设立的出发点,也是其目前投向的重点。“问题是,现在的房地产商并没有对房地产基金张开怀抱,还普遍持观望态度。”

.

责任编辑:黄惇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看房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