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祥表示,在楼市继续调控期,保证资金回笼,实现资金的高速周转是行业共识。虽然背靠大树,招商地产在业务整合过程中也必然要很好解决资金流转的问题。逆势拿地,弯道超车,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将是摆在人事调整后新领导层桌前的关键问题。
“地产业要进入国内行业第一梯队”——这是招商局董事长傅育宁定下的发展目标。
扩张压力
一向“不差钱”的招商地产降价促销的另外一个动因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迅猛扩张,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大多数开发商无力拿地或谨慎拿地的时候,招商地产却一反常态,频频在土地市场出手。
招商地产日前公布的2011年度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招商地产土地储备约1000万平方米,分布在18个城市,主要位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汉地区以及厦漳地区。虽然今年库存压力加大,但是招商地产并没有停下拿地的步伐。
2012年第一季度,和面对土地市场谨慎万分的恒大、龙湖相比,招商地产又大手笔拿下包括北京、贵州等地的4个项目,新增建筑面积33.83万平,耗资15.12亿,表现十分抢眼。
按其计划,招商地产除了在进入的一二线城市中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外,还要进一步辐射布局三四线城市。
招商地产有关人士表示,招商地产将积极推进对物流地产、港口地产、公路地产的研究,依托集团内部产业协同作战的优势,挖掘新的资源获取点。
金永祥认为,虽然去年招商地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9.5%的历史高点,但和其它一线地产商相比发债包袱并不大。
首先招商地产融资渠道较多,去年筹资总额增长近90个亿。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去化销售策略,能够实现回款。但是面对调控深化期的2012年,逆势拿地,保证资金正常运转的压力仍然存在。
而上述招商地产有关人士也表示,“逆市新增土地储备,是公司为了完成区域布局计划、保持发展态势的安排,在资金上已提前做好了准备。”
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国房地产测评报告显示,招商地产2011年以210亿元的销售收入排名第17位,离排名榜首的万科集团相差1000亿元,与排名第十的世茂房地产尚且还差105亿元。
并且,如今多地曝出“维权门”,在存货偏高以及调控的不可预期下,招商的“2012”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