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表2来看,2005年末,这三家公司的存货余额仅为278亿元,到2011年末,它们的存货余额增长到4119亿元,增长15倍。这三家公司2006年相对于2005年存货增加260亿元,而2011年相对于2010年存货增加1300亿元。从图表3来看,我们不难更加直观地发现,过去7年间,招保万的存货一起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并且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图表2来看,2005年末,招保万的负债余额为258亿元,至2011年末,这三家公司的负债余额上升至4367亿元,上升17倍。2006年相对于2005年,这三家公司的负债增加280亿元,而2011年相对于2010年增加1167亿元。从图表3则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它们的负债水平在过去7年间也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并且上升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再分析图表3,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7年中的每一个财政年度,招保万的存货水平和负债水平大致相同,过去7年间的每一年,它们的存货增量与负债增量也大致相同。这就意味着,招保万巨额存货及其增长,主要是依靠负债资金来支撑的。或者说,这三家公司,从其债权人那里取得资金之后,几乎全额变成了存货。读者朋友们不妨思考:
第一,在存货水平和债务水平大致相等、存货增量和债务增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存货水平以加速度大幅上升,是不是意味着地产商在赌未来的房价持续上升?如果房价上升幅度大于借款利率,地产商显然赌赢了。原先的房价水平确保了地产商可以偿还本金,房价上升的部分可以支付利息,并且支付利息之后还有富余,因此地产商股东的回报率将趋于上升。如果房价上升的幅度小于借款利率,房价上升的幅度不足以支付利息,是不是意味着地产商有可能把借入本金的一部分都得赌输掉?如果房价下跌,是不是意味着地产商将输得更惨?是不是意味着债权人的资金难以得到保证?
第二,存货以加速度上升,是不是意味着供给大于需求?是不是意味着房价大大高于购房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不是意味着房价大于供给相等时的房价?是不是意味着地产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期,远高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债务是否安全?
地产商的债务水平是否安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
- 2011-12-05上市房企负债率增高 外行业资金出逃地产行业
- 2011-11-17地产行业并购整合正在提速
- 2011-07-24地产行业成造富最大温床 开发商倒贴卖房忽悠人
- 2011-07-05地产行业集中度加剧 巨头市场占有率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