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海峡都市报
海峡导报 石狮日报 晋江经济报
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福建企业文化网
文明风网 国防教育网 妇联新闻 福建工会
报纸旧版 集团邮箱
报社传稿 远程访问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房产> 热点新闻 > 正文
万达慢不下来的扩张:资金隐患人才短板质量问题频发
www.fjsen.com 2012-04-26 15:42   来源:时代周报    我来说两句

彼时,就有人对万达的激进扩张提出质疑,“万达过于激进的扩张模式,制约了工程的质量保障”。

万达内部人士透露,万达过去曾存在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政策”,以提高建设速度,满足扩张需要,这才导致近几年万达多个项目出现硬伤。

对此,万达集团前任新闻发言人石雪清对媒体澄清称,目前万达的“三边政策”已经不存在。“至于工程中的小修补是有的,大的方面已经绝对杜绝了,现在万达如果还在搞‘三边’就坏了。”

“2011年以来出现的工程问题,与万达的高速扩张没有必然联系,万达每年做300万-400万平方米的物业,项目遍布全国70余个城市,通讯指挥系统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石雪清如此表示。

追逐资本必须快速扩张

在万达的商业地产王国里,至今没有人知道万达的野心和扩张的边界最终究竟在哪里,同样质疑的还有,万达的资金链条能否承载其扩张规模?

“万达一直在加快商铺和住宅的周转速度,通过项目的销售还款来平衡投资现金流。”张宏伟认为,大量销售回款是万达自有资本的命门,可缓解项目开发的压力,也为持有型物业的市场培育期争取更多的时间,实现以售养租。

眼下,万达持有部分物业自行“造血”尚且不足。万达2011年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其总收入1051亿元,其中持有自营物业面积903万平方米,但租金收入仅有34.6亿元。租金对整个业绩的贡献仅占3.29%。折算下来,已开业49座万达广场平均每年租金仅约5000万元,与年租超过2亿元的龙湖综合体相比,颇显寒酸。

“一旦销售物业带来的资金攫取完毕,万达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回收期,它只能通过不断新增项目提升销售收入来掩盖租金收入的暂时短板。”成都同恒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文化勇表示。

因而在“疯狂”扩张的同时,万达从不在资本市场掩饰其对融资的渴望。

“万达2004年憋得够呛,差点没挺过去。”王健林曾在200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露心迹,而那也成为万达开始考虑融资的开端。

对于万达颇为“坎坷”的上市融资历程,王健林也在近期首次公开给出回应称:“2006年本来就有机会在香港红筹上市,当时找了JP摩根、摩根士丹利等,框架都搭好了,被麦格理一忽悠,说我别做IPO了,做REITs(房地产基金)多好。”

责任编辑:黄惇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看房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