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陈建明认为,这是万达产业细分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万达战略的专业化延伸,符合资本市场专业化投资的趋势。
陈建明分析称,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分别冲刺IPO,有利于降低万达上市融资的风险,既强调了主业上市的战略思想,也紧跟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电影院线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本身就是当前政府支持发展的产业热点。”
“即使万达商业地产上市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也不会影响万达院线的上市。”陈建明如是说。
万达集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集团总资产1950亿元,收入1051亿元。其中,商业地产公司2011年收入953亿元,其中项目系统收入902亿元,现金回款814亿元,竣工入伙指标完成500亿元。
此外,数据还披露,2011年该公司不动产租金收入达34.6亿元。截至去年年底,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持有营业物业面积903万平方米。
商业地产盈利模式有短板
而对于万达的上市,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则持有不同的看法。
“算算去年租金收入与1051亿的总收入之比就知道其盈利模式未解决。”宋延庆通过微博表示。
他认为,万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并没有从模式上解决盈利问题。“万达商业不动产的不盈利比例还是很大的,应该是三分之二左右。存在大面积的不盈利,显然不可能通过国内A股上市的审核。”
宋延庆指出,决定能否上市的根本在于整个企业是不是盈利。“其实,万达商场出租收入与支出相比是亏的。”宋如是说。
2011年,时任万达发言人、总经理的石雪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2011年开业的万达广场,首年租金平均(首年有优惠)达到2.53元/天/平米,第二年租金将增加30%左右。如果按使用面积计租,万达广场平均租金将超过5元/天/平米。
有分析人士指出,万达处于城市副中心,很多世界顶尖品牌不可能跟进,通过低租金吸引商业资源,项目租金回报率水平偏低。
另一方面,万达的运营能力低,单位坪效不高。相当部分介于中等、偏低状态。
另有研究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商业地产企业,包括万达,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盈利主要靠公寓和住宅的销售,租金对整个业绩的贡献比例较低。
早前,一位万达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万达建筑综合体的出售比例高达六成以上,持有的经营性物业仅三成到四成,万达是依靠住宅销售资金反哺持有物业。
上述人士续指,一旦销售物业的利润攫取完毕,企业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回收期。“到那时,才是真正体现商业物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时候,开业时的灿烂并不代表永久的辉煌,经营是一场寂寞的长跑。这也对经营人才储备提出了要求。”
- 2012-02-02证监会放行A股 万达地产与院线或同时登陆
- 2012-02-02火车站、仓山万达、宝龙广场的士拒载现象屡禁不止
- 2012-01-17台江万达旁将建两栋高楼 仓山将增2个加油加气站
- 2012-01-09环球企业家:万达的金融游戏
- 2012-01-06万达2011年收入首破千亿
- 2012-01-06万达启动全国足球希望之星海选 归属权再引争论
- 2012-01-07万达交出2011慈善公益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