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的信贷额度和资金面紧张,使得不少银行开始执行首套房贷首付三成、利率上浮10%的政策,二套房贷则要求首付六成、利率上浮20%甚至更高。
另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市分行个金部负责人昨天也对本报记者证实:“去年底首套房贷利率上升到基准利率1至1.1倍之间,但今年以来还未有利率上浮情况。”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则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个别中资行针对不同房贷客户有不同政策。“比如是该行VIP客户,在该行至少持续3个月拥有50万元资产,即可以享受基准利率略微下调5%的‘优惠’。”该人士说。
但也有中资行房贷依旧偏紧。中行相关人士就表示:“目前首套房贷利率不降反升,去年底是基准利率的1.05倍,现在至少为基准利率的1.05至1.1倍。同时鉴于存款压力依旧不小,房贷额度也偏紧张。”
此外,继去年底最高实行1.1倍基准利率的外资银行首套房贷,目前均回归基准利率;个别银行更是在操作中根据申请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一些在该行有大额存款或购买大额理财产品的客户,最高可获得利率9折优惠。
不等于调控放松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对记者表示,整体房地产调控包括两方面:去投资化,以及鼓励刚需、改善性需求,因此去年一些银行提高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是基于自身盈利能力的考虑,与政府调控方向并不一致。
陈晟认为,银行的个人房贷方面的风险并不大。“贷款时资产已经打了七折,买房时首付支付了三成,等于又打了七折,所以只有房价下跌50%,银行才会有风险,所以我认为目前银行的资产风险还是小的。关键在于额度如何分配,银行是贷款给百姓购房,还是贷款给企业以获利更多,所以政府应该有要求。”
但是,也有言论称此举可能会被市场看作是楼市调控的放松信号,再度刺激房地产市场反弹,进而影响调控效果。
陈晟也强调,这并不代表调控放松,因为鼓励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本来就是调控的应有之义。杨红旭表示,此举肯定会刺激刚需,但程度要看优惠的程度。“市场回暖需要一个过程,今年不太可能显著回暖,所以暂且不必担心会影响调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