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之所以敢于下此赌注也是出于无奈。目前,楼市正处于深度博弈期,常规的降价促销手段已无法触及购房者的神经,开发商销售压力越来越大,而购房者观望情绪也日益浓厚。为了撬动市场,开发商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武汉多家房地产企业营销经理表示,一方面目前加入观望大军的购房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年关将至,销量任务压力日益增大,各类急需支付的款项也接踵而至。不降价没人买,没人买就没法完成销售指标。但又不敢直接降价,大幅降价或许会导致老业主闹事,也会带来损失。开发商左右为难之下,只有走上“降价补差”之路。
专家:冷静观察 谨慎出手
据记者了解,楼盘承诺“降价补差”并非今年的市场“专利”。早在2008年楼市低迷时期,全国就出现过一股“降价补差”潮。
许多网友认为,这只不过是开发商为刺激楼市使用的一种营销计谋。也有网友认为,开发商其实是为了加剧供求矛盾,形成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从而继续维持房价在高位运行,甚至伺机继续推高房价。
亿房网研究中心研究员崔璇认为,“降价补差”不失当下楼市“低成交困局”中的一种有效的吆喝方式。但她也强调,这并不能重振市场信心,“如今存量房堆积量大,购房者越来越理性,直接降价才是开发商最理智的行为。”
对于购房者,更关心的是开发商能否兑现自己的诺言。崔璇对此表示并不乐观,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得到差价补偿。“虽然2008年就有业主成功拿到降价后的差价,但这只是少数,且大多只获得3万元左右的差价。”
她说,即使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但开发商往往会在协议里“动手脚”,购房者权益很难保障。更何况不同的楼层、朝向,产品定位不同,这很难用统一的单价来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国华认为,兑现“降价补差”承诺的前提是补差时房地产公司还在正常运转。如果房地产公司中途倒闭或老板跑路,那么补差承诺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而在目前这股房地产业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开发商被迫退出行业已不是新闻。北京住建委近日就注销了北京47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资质,其中包括世茂、金泰、新保利、王府井大厦等知名企业。
一些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房时还应考虑开发商实力、品牌等因素,尽量选有品牌信誉度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
- 2011-12-01只有让房价趋合理 房地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 2011-12-01限购令将到期,房价向左还是向右
- 2011-12-01业内:谈底尚早 现在房价只能算相对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