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年风雨兼程。自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厦门从一个海防前哨蝶变为开放前沿,迈向现代化国际性的海西重要中心城市,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本次“特区建设三十年·城市与地产”专题策划里,我们将通过一幅幅图片,展示厦门城市与地产日新月异的变迁。
30年风雨兼程。自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厦门从一个海防前哨蝶变为开放前沿,迈向现代化国际性的海西重要中心城市,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本次“特区建设三十年·城市与地产”专题策划里,我们将通过一幅幅图片,展示厦门城市与地产日新月异的变迁。
30年前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30年后已经超过230平方公里。一个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住宅小区,为市民圆了安居梦想。
城市版图在扩大,房地产也在发展壮大。从湖里工业园到莲花,从湖滨一里到滨北振兴新村再到松柏,从前埔到金尚再到金山,盘点过去30年,厦门房地产建设无疑在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莲花片区:一跃成为全国片区开发的样板
莲花新村,在老厦门人的记忆中,这里离市区太远了!但在特区建设的大潮中,这片曾经的农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这也是厦门第一个成片综合开发的小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厦门市东区联合开发公司接受了承建莲花新村的任务。1984年,莲花一村(占地两个自然村)破土动工,兴建50栋6层的砖混结构住宅,仅用一年时间快速建成。随后经十多年的建设,莲花片区粗具规模,一跃成为全国片区开发的样板,引来各地争相参观。
在厦门曾经有数个华侨新村,一个个华侨新村记录了历史,也推动着厦门住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1981年,建发与香港宝顿公司合作开发第一期湖滨一里华侨新村,这是厦门第一个面世的商品房项目。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国性的住房制度改革让厦门房地产市场发展迎来了春天,不断释放的住房需求推动着房地产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台阶,此时楼盘规模开始变大,组团概念开始出现,在规划设计上也有了更多的讲究,建筑风格呈现多元化发展。吕岭、金尚、前埔、金山……一个个政府主导的成片小区相继诞生,也促进了商品房小区的跟进建设。
岛内岛外:房地产市场齐头并进
2000年海沧大桥通车,改变了海沧与本岛的时空距离,海沧的商品房项目赢得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海投房产近百万平方米未来海岸的开发建设,岛外房地产市场赢得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重要进出岛通道的建成投用以及岛外四大新城的建设,岛外房地产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岛内东部的枋湖、五缘湾、观音山等片区也不再沉默,迎来了大提升、大发展阶段。
知名房企:加速挺进厦门
特房、 住总、联发.....从伴随着特区建设诞生的首批国有房地产开发与建设企业到现在,有细心人列出一份名单,高峰时期,曾经在厦门开发过房地产的地产商有570多家,此后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不少企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房地产发展进入品质开发时代,不仅涌现了建发、国贸、海投等本土品牌企业,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也吸引了万科、招商、保利、中航、首开等全国性知名企业的进驻,进一步提升了厦门的海西中心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