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各家房企还积极拓展境外再融资,尤其是在港上市的房企近期配股、债权融资格外活跃。2月底,碧桂园与高盛、摩根大通等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扣除有关开支与佣金后认购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4亿港元。
除了借助各种融资工具“大手笔”融资外,一些企业甚至“断腕求生”,出售项目股权缓解资金紧张。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绿城。自去年底出售多项资产后,今年初公司又宣布出售无锡绿城湖滨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售价5100万元。据计算,绿城通过出售多个股权获得对价接近3亿元,再加上此前出售“外滩地王”10%股权获利10.4亿元,绿城近期已回笼资金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融资成本在悄然攀升。以万科为例,公司在2010年初签订的信托借款合同利率约为6.65%,而2011年签订的信托借款利率已升至11%以上。
融资成本上升对房企利润的影响从已披露的年报中可见一斑。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披露2011年年报的58家房企的财务费用达到45.45亿元,同比增长了21.64%,而这些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增幅仅为18.64%。荣盛发展2011年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幅达到174.68%。公司直言,银行政策日趋偏紧,公司取得项目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难度和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导致公司财务费用有所上升。
“如果能够获得银行中长期开发贷款、抵押贷款的话,开发商肯定会通过这种渠道融资。相比之下,信托和PE融资的成本要高很多。”一位中小型房企内部人士透露,去年底有些房企融资利率甚至超过20%。“这么高的融资成本短时间能够承受,但长期来看,企业压力很大。”
销售低迷放大资金难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房地产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比有所提升、定金及预收款出现下降。其中,自筹资金占比达到42.36%,比2011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一季度开始,房地产信托、银行理财和银行贷款均进入还款高峰期,开发商资金链较为紧张,销售回款才是资金链紧张的解决之道。
不过,从目前楼市销售情况来看,以价换量仍是主流。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下旬,全国主要15大城市合计新建住宅签约20.28万套,占去年全年成交量的21.4%,虽有所复苏,但并未出现明显回暖上涨迹象。北京成交量甚至同比下降了8.3%。
- 2012-03-29房企资金链持续恶化 以价换量别无选择
- 2012-03-23房企资金链吃紧 阳光城到期债务达现金流10倍
- 2012-03-21上海今年重点关注房企资金状况 执行差别化政策
- 2012-02-23河南三分之二房企资金链紧张 停止开发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