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未来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
消息一出,各方躁动不已,有券商随即发表研报,称养老地产发展步入快车道。
然而,对大多数地产商来说,养老地产尽管前景美妙,但却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在9月初,同策咨询机构召开的“养老运营模式之中国化路径”系列沙龙上,多家地产商抱怨,因为没有成熟的运营服务机构,养老地产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无法迅速推广。
同策咨询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说,养老地产不单单涉及房地产项目开发、改建等问题,还与政府政策、开发商运营服务经验、周边配套、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等关系密切。在政策尚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商运营服务经验尚缺乏的背景下,养老地产目前尚不适宜粗放式开发。
现实:多以养老噱头卖地产
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85亿,占总人口数的13.7%,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6.7%。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综合预计2015年全国城市商业化养老机构的潜在需求为自理老人床位数174万~185万左右,需要护理老人床位数30万~32万张左右。按照一个项目最优化床位数为400张计算,未来三年市场上将需要至少4500个项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万科、绿城、保利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涉足养老地产,泰康人寿、中国平安、合众人寿等保险公司也砸下重金布局。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央企最近大手笔“试水”该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上述三类企业在养老地产上的投资额已逾千亿元。
但在盛富资本和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看来,现阶段中国的养老地产,近95%都是地产商打着养老的噱头拿地卖地产,卖概念大于实际服务。
位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万科随园嘉树可谓是经典案例。据媒体报道,作为万科集团在高端养老地产领域的试点,该项目于今年8月首度发售即售罄。但与万科设想不同的是,一群40岁左右的少壮派成为这个项目的主要消费人群。
- 2013-09-24养老地产不应享受 无差别的政府优惠
- 2013-09-23养老地产:养老市场的发展变更不均衡 谁在养谁?
- 2013-09-22保险业进军养老地产 被指低价圈地建高端社区
- 2013-09-16福州已尝试“以房养老” 养老地产前景广阔
- 2013-09-16专家提醒须警惕养老地产变成圈地炒楼
- 2013-08-23中国式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有待破解 处在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