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要从根本上调整或完善调控思路,当务之急是对地方政府依赖和推行的“土地财政”进行整治,最好的办法是加快顶层设计,中央政府将本该归国家所有的土地批租权从地方政府手中收回来,同时设计合理的允许地方政府征收的新税种,这样,中央政府将获得调控房地产市场更大的调控空间和主动权。
进入5月以来,全国各地加快了土地“招拍挂”节奏,各地产商进入拿地高峰期,多个一二线城市又相继出现了“地王”频现的现象。
5月6日,广州拍卖出让3宗土地中,同宝路8号地块刷新了该区域地价最高价,由佳兆业公司在经过近200轮的竞价后拍得,若扣除配建保障房面积,该地块折合楼面地价高达25597元/平方米。
5月15日,佳兆业旗下控股子公司以15.05亿元夺得上海浦东新区花木镇一办公楼地块,溢价率高达99.28%,楼面地价达到3.02万元/平方米,超过周边部分楼盘房价。
5月16日,为争夺广州番禺区南村镇万博商业区几个地块,在约120轮的竞价后,中铁建设最终拿下地块四,溢价率高达136.6%。该地块最终成交的楼面地价达到14194元/平方米,相比相邻地块去年4834元/平方米的拍卖价翻了近三倍,成为番禺商业“地王”。
“国五条”细则落地一个月后,各地大型房地产商圈地热情持续高涨。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国21个城市经营性用地出让成交楼面均价为298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1%,同比上涨高达84%。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前4个月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547.75亿元,同比涨幅高达306%。
仅仅从上述几例就能看到,“国五条”颁布及各地细则落地后,房地产商不但没受调控影响,拿地热情反而持续高涨,这表明目前国家的调控政策及各地细则针对性不强,效果也大打折扣。
多个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房地产商不差钱,有敢于拿地的勇气;二是房地产价格未来上涨预期强烈,现在拿地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三是土地价格反复上涨将继续抬升未来房价上涨预期,从而形成地价和房价互相推升循环的局面。
“地王”频现,离不开“土地财政”这一幕后“推手”,或者说这两者是同一战线上的“盟友”。大型房企高价拿地和地方政府推行“土地财政”,就像一对艺人成功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惊叹的“双簧”,将“土地财政”狂潮步步推高。在国家屡屡强调从严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同时,多地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火爆带来的“繁荣”景象。这一“繁荣”景象与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好像并不矛盾地并存着。
- 2013-05-20房地产调控不宜频频出手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2013-05-20专家:房地产调控不宜频出手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2013-04-26房地产调控要“标本兼治” 抓紧进行机制的建设
- 2013-04-2220%个税购房者买单成行规 房地产调控难现预期效果
- 2013-04-1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房地产调控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