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篇
海南房产泡沫对比:四种类似四处不同
与1992年泡沫相似处
一、借力政策利好预期。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缘起,国内热钱涌向海南房地产。海南省主要领导表示,1月4日消息公布后,许多开发商闻讯而来,市县应接不暇,若没有很好的规划,就会搞乱。为此,海南省国土厅出台“两个暂停”政策“从1月16日起到3月31日,暂停全省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成为助推剂。
二、省外资金大量涌入。官方本意是压制过度炒作的房地产热,但“休克”式暂停供地给市场造就更充分的炒作心理,这些政策的出台没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在当时侧面促成外省特别是熟稔房地产开发的江浙资金涌入,海南的重要游客群体如东北人士,购房数量也急剧上升。
三、房价波动幅度都很大。“两个暂停”政策出台后,海口、三亚及琼海等多个地方房价应声跳涨,一日一价。据多个城市房地产业人士说,2010年上半年海南的主要城市新房均价相比2009年上半年涨了1倍,下半年继续上涨。2011年房价上涨蔓延到其他旅游业不够发达的县市。
四、数据特征相似。1、税收占比。2010年海南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2.1%,增速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1.3%高30.8个百分点,增幅为全国第一。背后是房地产业的重大贡献。2011年初,海南省主要领导在参加该省“两会”时说,2010年“三亚房地产业上缴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58%,而整个海南省基本上也是这一水平。”据媒体报道,2011年海南房地产业税收同比增长39%,房产税收占地方税收超过一半。
对比1992年“海南全省税收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2010年、2011年的数据要更高。
2、房地产投资占比。2010年海南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7.2%。2011年海南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1.1%。2012年为41.33%。
对比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2010、2012、2011年该指标均低于1992年,但数值差距不是很大。
与1992年泡沫不同处
一、投机成分不同。1992年泡沫高峰时期,海南有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而当时全省人口不到700万。海南当时风格是纯粹的击鼓传花型炒楼炒地皮,着名案例是松雷大厦,倒卖了17手。
二、企业成熟程度不同。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公司绝大部分是新设立,资金来源于信托公司或银行贷款,大部分是通过信托公司、银行来圈钱的,真正从事房地产的公司非常少。目前在海南的房地产公司多是有成熟经验的企业,虽然负债高,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应对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
三、市场环境不同。海南最大企业海航集团的一位高管,在海口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海南房地产商聚会也谈到泡沫问题,认为出现上次一样泡沫资破灭的几率不大,上次破灭重要原因是楼市缺乏资金支撑和接盘的人,这次限购之后确实楼市冷清很多,但还没到泡沫被挤压的程度;另一方面是资金链,上轮泡沫资金几乎都来自金融机构借款,杠杆高,遇上行业调整容易资金链断裂,现在开发商特别是海南大楼盘多,实力雄厚,如果拿地早的开发商,地价便宜,能承受楼市调控周期,但成本相对较高的开发商可能会被率先淘汰。
四、政策环境不同。本轮楼市调控持续时间长,但还没祭出致命性的武器,这与房地产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有关,投鼠忌器,政策调控需考量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
“海南楼市热钱已有退却迹象,在需求与供给两大因素下,如果国内楼市调控加码,可能成为压倒海南房地产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13-09-23金辉地产荣膺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30强
- 2013-09-23福州旅游地产大面积圈地 可开发量够卖十年
- 2013-09-23太平洋证券集合计划曲线输血地产遭质疑
- 2013-09-23房价依旧上涨 旅游地产一夜暴富的神话却褪去
- 2013-09-23养老地产:养老市场的发展变更不均衡 谁在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