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海峡都市报
海峡导报 石狮日报 晋江经济报
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福建企业文化网
文明风网 国防教育网 妇联新闻 福建工会
报纸旧版 集团邮箱
报社传稿 远程访问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曝光新闻 > 正文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深陷烂尾僵局 已投入900亿元
唐山湾 旅游岛 烂尾
www.fjsen.com 2013-09-23 15:38   来源:    我来说两句

摊大饼的资金泥淖

截至2012年底,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共开工7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923.68亿元,整个旅游岛预计总投资是2000亿元,然而2012年整个唐山市财政收入只有622.6亿元,除去上缴及各项必须开支外所剩无几,根本不足以撬动如此庞大的投资。

资金匮乏一直是唐山国际旅游岛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据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管委会成立后,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由乐亭县划归唐山市直接管辖,唐山市城建投资公司与管委会合作成立旅游岛投资公司,“但当时我们手里没有一分钱,连成立投资公司的300万元资金都是从私人企业借来的”。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管委会可谓是殚精竭虑,除了在建设项目过程中普遍采取BT模式外,还通过借债、贷款、发行债券、成立基金等多个渠道进行融资。

管委会及投资公司在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从北京银行贷款6.5亿元,从唐山银行融资3亿元;2011年以来又先后同天津诺鼎基金、天津贝弗利基金、美国运通基金、泉州商会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达成了合作发行近100亿元基金的协议;2011年7月20日,在天津注册成立了“碧海蓝湾”股权投资基金,发行4.8亿元私募基金。

此外,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发行了10亿元的公司债券;2012年,向深圳国开金融租赁公司借款6亿元,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7亿元。正是这些融资,支撑了旅游岛的建设。

然而,借债之举或许可解一时燃眉之急,却绝非长久之计。在已投资项目短期内回报无望的情况下,不仅令众多投资者和开发商纷纷敲起退堂鼓,也在整个唐山市的资产负债表外埋下暗雷。“钱,是令我们头疼的首要问题。”上述管委会工作人员称。

2013年5月31日,王玉国接替薛树滨出任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上一任留给他的是一副“重担”。在最近一次内部会议上,王玉国坦承,“由于前期投入摊子铺得过大,致使资金短缺,负债过重,大部分在建项目陷入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据齐师傅介绍,旅游岛建设占用了部分渔民的鱼塘及稻田等资源,但由于管委会资金缺乏,“协议都签了,但是政府没钱补偿,引发很大冲突,最近两年经常有上访的”。

“现在我们内部对旅游岛发展也没什么信心,开发商投资都是追求回报的,指望房地产销售回收资金,然后才有钱投入其他项目,现在整个港口总共只有3万多人,但没卖出去的房子远远超出这个规模。这里一到晚上一片黑灯瞎火,大部分楼盘都空着,开发商心里明白建好了也卖不出去,索性就停了下来。”上述管委会工作人员说。

坐地生财与规划矛盾

在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上,“坐地生财”的案例并不鲜见。唐山新戴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以0.5元/平方米的价格,取得了祥云岛12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权,但实际上却基本没有开发,而是不断将这些土地分卖给其他公司。如今这片土地价格已经达到每亩5万元,价格十多年上涨了将近150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主要股东为北京山海树集团,其法人代表刘如银担任过唐山市财政局副局长、唐山市海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之职,后下海经商。由于该公司长时间拥有祥云岛的开发权而不开发,管委会及乐亭县政府曾数次酝酿收回土地的开发权,但均告未果。

当地人士指出,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制约了当地旅游项目的开发进度,也给本来就吃紧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造成极大损失。

此外,由于规划问题,紧邻旅游岛的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内大多为钢铁、焦化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唐山德龙钢铁厂区就紧邻旅游岛鹭鸶林公园,距离三岛旅游码头也只有两三公里,这对于以旅游立足的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无疑是一种隐患。

据上述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德龙钢铁厂所在地是祥云岛水库,一直以来是鹭鸶的栖息地,但德龙钢铁厂的污染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遭到极度破坏,“德龙钢铁是因为污染严重不断遭到投诉后才搬迁到这里,政府方面一直酝酿再次搬迁,但是出不起50多亿元的搬迁费,双方一直在僵持”。

上述管委会工作人员认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要有合理的规划,还要有可持续性,“以前要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工业,引进一大批钢铁、焦化、化工等污染企业,现在又要发展旅游,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干快上,污染企业和旅游业是相互矛盾的,怎么解决?关了企业?人家投资几十亿元建的企业,说关就能关了?但是不关的话,对旅游肯定有影响,这种复杂的问题很多,也难以解决。”对于旅游岛发展状况及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等相关问题,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管委会秘书科负责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拒绝了中国房地产报的采访要求,旅游岛投资公司同样拒绝回答。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喜欢在项目上进行大手笔的规划,在造福百姓的幌子下,进行一些缺乏严格论证的新城建设。由于城市内在的产业发育严重不足、人口集中度明显不够,最终无以为继,沦为“鬼城”。不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资源配置过度扭曲,埋下了地方债务隐患,威胁到金融安全,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地步。

责任编辑:肖月青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看房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