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财税系统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江苏省将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和本省财政厅网站等渠道,及时披露江苏省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状况等指标。
记者观察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除试点范围扩大外,还有一个亮点在于提出试点省市逐步推进建立信用评级制度。“由于地方政府债券要真正发展,必须脱离财政部,自行还本付息,而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一旦消失,地方政府债券就需要一套评价机制来进行信用差别定价。”某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分析师表示,信用评级制度的逐步建立将提高发债政府的信息透明度,会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实现良性循环。透明度越低,越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降低风险
需从源头控制盲目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会加入到自主发行地方债的行列当中,那么如何保证债务的安全发行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透露,财政部正在部署有关地方债的调研,先以审计署统计的约11万亿元债务为基础,区分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并分析风险,分门别类采取政策,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与此同时,楼继伟强调,下一步会研究完善制度,会给地方政府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专家认为,如果想真正落实减税政策,想彻底改变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打破土地财政,就必须要尽快启动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格局,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分配,让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降低地方政府债风险,首先是要从源头改变地方发展中经常存在的唯GDP倾向,控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行为产生的借债行为,加强科学规划;其次,应严格发债主体资格审查,规范发债程序,加强政府债务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将表外业务全部纳入表内管理,严格禁止进一步的表外融资活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部主任赵全厚如是表示。
- 2013-07-09多城市卖地收入创下新高 土地财政依赖推高地王
- 2013-07-04中国房价攀上世界之巅峰 土地财政却依然很生猛
- 2013-07-03地方可支配财力捉襟见肘 土地财政还有没有治?
- 2013-07-03全球十大房价最贵城市中国占7个 土地财政是主因
- 2013-06-28地方政府"绑架"土地财政 不堪重负的土地出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