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房信息系统早在2005年就已建成使用并实现全市联网。目前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房屋交易、登记业务400余万件。业内人士称,住建部目前所采用的信息平台模型,正是以北京市为蓝本。2011年,北京市升级改造现有系统,完成信息传输,并率先实现与住建部“全国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对接。
住房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座“急先锋”城市杭州市,也已在2010年底就已实现5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的个人住房信息共享;至2011年6月,包括萧山、余杭等郊区5个市县的住房信息也被纳入系统,实现并网管理。
南京市在2009年初已完成市内八城区的住房数据立体化管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他3个郊区、2个郊县的数据“这个月(6月)也将基本完成”。
但也有一些城市在6月底前恐怕难以完成数据清理。如哈尔滨市就明确表示,虽然市内主城区如期联网没问题,但呼兰、阿城两个郊区目前还仅是筹备之中,预计年底才可实现数据入网。
个别城市的“拖后腿”,或将再次拖延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的时间表。记者获悉,住建部近期正对一些城市进行联网前的测试培训,以期加快整体进程。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难在哪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地之间住房数据传输与共享的最大技术难点已经解决,技术问题已经不是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教授看来,住房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维护和使用,是非常基础的工作,没有太多的高技术。但需要把每套住房的文档图件信息电子化,属于“将海量信息数字化”,工作量非常巨大。
以南京为例,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先后将100多万条住房登记信息录入系统。由于早期部分住房档案中的住户信息并不完整,需要把相关信息重新补齐,这成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几乎是将过去全部档案重新清理一遍”。
而在杭州市房产管理和住房保障局信息中心周海伟科长看来,他们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超过60%的精力都用在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上”。要说服辖区内十几个房管部门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和变更既有业务模式,绝非一件易事。
相比之下,非技术层面的阻力对“联网”进展制约可能更大。某城市一位房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去住建部开会,地方政府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套系统联网以后将用来干什么?”。但住建部几乎从未正面给予回答。“每次会议的基调都基本一致:加快建设。”
不少地方政府担心,个人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后,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会加大。这对原本就已陷入低迷的楼市会构成进一步冲击,进而累及地方经济,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从文化传统角度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绝大部分居民都不希望自己的住房信息透明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是家庭的重要财产,大部分人认为这属于重要的私人信息,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按照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家庭住房自有率已经接近90%。如果将“联网”与当前限购、限贷等短期的调控政策挂钩,限制市场买卖双方的自由,则无疑会使该项政策遭遇双重抗性,“推进不下去”。
- 2012-05-25厦门租房市场"淡定" 住房信息联网抑制异地炒房
- 2012-05-18住房信息联网寄予厚望 拉低房价仍似奢望
- 2012-01-09人民日报:住房信息联网 调控更加精准
- 2012-01-0940城市上半年住房信息联网 楼市调控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