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体判断,宏观政策基调近期不会出现大的调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未来3—5年城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主线。而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盲目城镇化又是非常危险的。泉州品牌企业多,就业机会多,这就是新城镇化时期的泉州优势。”在近日举办的“泉州金融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为宏观经济把脉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思路。
“城镇化,反映到投资上,不仅仅是做房地产。”巴曙松表示,未来人口流动或出现逆转,即原先的人口流出大省会出现农民工的回流潮,由此农资农具、仓储物流需求大,可做中小城镇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资。这些人口消费增长明显,特别是汽车、电脑、电视机消费增长空间比较大。同时,城市群的发展机会,则会带来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提升,铁路设备投资的速度将加大,生产中心的内移则会使工业地产、物流地产需求空间增大。
房价“投资性购房已降至10%左右”
“发展到今天,城市基本上告别了房地产供应显著短缺的阶段,城市家庭平均接近一套了。总量供给不是主要问题,结构是主要问题,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冰火两重天。”巴曙松分析,三、四线城市建了许多房子,但人口在流出,卖不动、库存压力大。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主要原因在于三、四线人口流入,其中六成以上是年轻人。当前,做房地产投资面临着选择,政策引导是往二、三线城市疏散。同时,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人员集聚的地方,也有很大机会。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投资性购房,巴曙松称,根据抽样调查,从限购、限贷情况看,实际上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把投资需求挤得远远的,主要是自住和改善型需求。“2008—2009年,投资住房占半壁江山或更高,现在,投资性购房已经降低到10%左右。”
金改“重点在于降低金融业准入门槛”
巴曙松还谈到,在新的城镇化阶段,资金的相对稀缺程度会发生变化,这也是过去的城镇化所不具备的。“像泉州等沿海发达城市,人口和土地相对稀缺,资金可能相对宽松,但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在不同城市,人、地、资金有着不同的组合,这就决定了在新城镇化阶段,不同城市的战略着力点会很不一样。”
对于目前备受关注的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改革,巴曙松也谈了他的观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金融体系通过强控制的银行体系、严格管控的利率汇率等,把金融资源动员到扶持大的项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如今这种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目前经济转型,这是包括泉州在内的金融改革探索的价值所在。
在巴曙松看来,泉州金改重点在于降低金融业的准入门槛,让社会资金进入行业;如何改变目前金融资源错位的局面,转变一些行业钱多,一些企业资金短缺现象。“现有模式下,小贷公司成本高、可发挥空间有限。”他希望泉州能够往前一步,把一些条件符合、健康的小额贷款公司,转成有限持牌的金融公司,就可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记者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