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把关走势
巩固调控成果,“不放松”、“不动摇”,是2012年房地产政策的“主旋律”,而以“抑制房价”为目标的调控已被认为是短期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才是调控的长期方向。
进入2月份,全国有超14个城市楼市政策出现了“微调”,对此,住建部表示,地方政府不应试图调整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必须遵从中央的政策立场。标志性事件即“芜湖新政”的夭折,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传出的信号就是:调控不会放松。
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绝不让调控出现反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公租房、廉租房的配套设施。”
而政府在对去除投机性购房上,也加大了力度。北京就于今年2月明确规定了“新购经适房禁止上市出售”,如果销售需由政府回购。市住建委表示,经适房和限价房将优先向一定年龄以上的、2人户及以上家庭配售,引导单身年轻人承租公租房。这也是配合北京市大力发展公租房,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建设、分配、运营和管理的举措。“房地产调控将坚持抑制投机性”,这是今年9月初,来自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表态,由于当前住房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住房资源占用不平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坚持改革调控的方向,房地产调控政策中说的“不动摇”指调控方向不动摇,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抑制投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二是支持和保护合理的购房需求。采取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将有助于抑制楼市投资和投机性需求。
另一项杜绝“炒房”的举措,就是稳步推进的“房产税”。虽然,从今年5月开始,“房产税年内扩围板上钉钉”的消息源源不断,但试点城市并未在年内进一步确定铺开。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都指出“要区分房产税和房地产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按照原值征收则是房产税,如果按照评估价值则是房地产税,但“房产税”确实是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此外,4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计划虽未在今年6月达成,但却为下一步房产税的征收,以及相关的税收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晨报记者赵昀
土地篇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北京共成交经营性用地360公顷,仅完成全市年度供应计划1200公顷的30%。除工业用地继续保持上涨之外,住宅、商业及办公用地规模均出现明显下滑。
而就在近日,针对当前土地市场出现波动的城市,国土部明确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供应、稳后市;二是控异常、防波动;三是避免误读误导、稳定市场预期。在明确了保持土地市场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这一目标的同时,政府也再次表现出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的决心。
“先抑后扬”土地市场难改低迷大局
●全年住宅用地成交量创近6年来新低
统计显示,即使年底入市的住宅用地都能顺利成交,2012年全年北京市住宅用地成交总量也不过40宗,规划建筑面积总计648.2万平方米,同比2011年下跌15.3%,创近6年来新低;全年住宅用地出让金额仅为357.4亿元,同比2011年下跌4%,创近5年来新低;全年住宅用地楼面地价为6530元/平方米,同比2011年上涨34%;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27.4%,比2011年增加16.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