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一天不破灭 金融危机或许会随时爆发

house.fjsen.com        2012-09-03 09:57        来源:中国企业报        我来说两句

据悉,国内上市银行中期报表公布,从总体来看,国内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基本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这些信息也披露一个十分有趣的信息,即就个别地方来看,这些地方的银行不良贷款率都则快速飚升。比如兴业、华夏、平安、浦发、招商和建行等银行不良贷款率都在上升。而不良贷款上升的地方集中在浙江温州及杭州等。比如建行的中期报表就显示,建行浙江分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由2011年底的1.33%急升至1.78%,建行上半年录得资产减值损失大增148%至71.58亿元。同时,在东北地区,建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增539%至7.28冊等。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很好讨论。一是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为何是地区性的?其原因是什么?二是这种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现象会不会向全国蔓延?如果蔓延是否会引致国内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三是当前国内监管体系的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测试及加强资本充足率比率等监管办法能否事先预测到这种风险等?

可以说,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快速飚升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是与房地产泡沫破灭与挤出有关。因此,对于浙江的温州地区来说,在房价一路向上飚升时,该些地区的银行贷款是质量较好的,不仅不良贷款率远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贷款规模宠大银行利润水平也最好。而且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在于银行大小、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在这些地区,银行业的业绩普遍都好。而最近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这些地区的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快速上升,主要是与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在早几年全国各地房价快速飚升的过程中,浙江的温州等地是全国一波又一波的住房炒作始作俑者。他们转战全国,战无不胜。而房地产暴利不仅使得当地居民涌入住房市场即当地全民炒房,也诱导这里地方企业也涌入住房市场。有调查报告显示,在温州300家企业中,126家企业涉足房地产(大企业进入住房市场建造房子,小企业购买住房炒作),投资总额6.93亿元,占总营业务以外投资总额的69.2%。相关统计还表明,全市企业参与房地产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

这样,他们不仅把全国许多地方市场炒翻了天,也把温州当前的房价炒到天上去。2010年温州这些地区的住房价格为全国最高。当房价上涨时,这个企业与个人个个都炒得暴利四溢。当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温州的住房市场价格快速下跌时(最大跌幅达到30%以上),这些过度杠杆化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的风险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引发了2011年的温州金融市场危机。

面对这种危机,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采取一定的救市政策,但是温州金融市场危机并没有随着各种救市政策有所缓和,反之随温州房地产市场调整,其危机在深化与蔓延。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末,温州社会融资规模约9800亿元,比2011年8月末减少约760亿元,银行表外融资、民间借贷市场均大幅萎缩,分别比2011年8月萎缩20.49%和11.82%。银行利润减少,不良贷款增加。与此同时,温州企业减产停产现象增多,全市39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0.43%的企业减产停产等。这种情况很快就反映到银行。比如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惜贷及企业借不到银行钱等,温州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

现在的问题是,温州这场金融危机是不是会向全国蔓延?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又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温州金融危机的深度在哪里?是不是比我们所看到还要严重?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究竟有多大?对于前者,这里不再讨论。对于后者,国人对此认识的歧义很大。其实,国内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与上海等地,其房地产泡沫肯定会温州要大。这种房地产泡沫巨大不仅在其价格涨幅而且在于其规模宠大。比如说,十年来,北京不少楼盘的房价至少上涨了8倍以上。北京是这样,上海与深圳也是如此。十年内房价如此过快的上涨,岂能不积聚巨大的泡沫与风险?只不过,这些地方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被房价还在上涨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巨大和存在严重差别性所掩盖。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