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多重利益复杂博弈的场所,沸反盈天的价格本质是异常坚硬的泡沫。在市场失灵、泡沫化之路难以遏制之时,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作为“守夜人”的监管者,都应摒弃对原市场教旨主义的膜拜,而要有对市场规律的敬畏。索罗斯有句名言:“先知先觉、始终走在市场前面的狐狸永远只是少数,往往选择在这一历史价位的左侧离场。”狐狸表达的是智慧和警觉,是对“风险厌恶”的有效管控。李嘉诚最近就在高位大举抛出内地多项物业,并抄底欧洲的物业。一向谨言慎行的王石在微博提醒业界说:“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而今年早些时候,他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钟”节目中曾公开表示,“中国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上海的普通居民买房需要支付的房款可能是其年薪的45倍以上。”并警告称,“如果中国式地产泡沫破灭,那将是一场灾难。”
切勿有侥幸心理
中国百姓省吃俭用的储蓄一次性地用在了房子上,房产成为国民财富的载体,加剧全民的储蓄倾向,也是经济面临诸多困境的原因之一。房地产的畸形繁荣已系统性地损害了经济的内在消费力,宏观经济也出现“一业火旺百业衰”的尴尬局面,最终必然是盛极而衰。尽管受益者有千百条理由支持房价继续上涨,但以物业税为核心的“长效机制”一旦推出,预期的改变必将倒逼更多的二手房如决堤般涌出。从长期来看,老龄化大潮已至,当家庭财富主要表现为房产,当80、90后的富裕家庭拥有多套房产时,谁来保证这些财富的不贬值。
回到本文开头,如果银行业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他们“恐高”是本能的风险厌恶的理性选择。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大藏省出台了房地产融资总量控制政策,高能燃料耗尽,房地产出现断崖式下跌。如果中国金融体系能以大面积全局性收缩房贷或者提高利率的方式,房地产泡沫的“幽灵”将很快以破灭的方式显灵。实际上,从温州到鄂尔多斯等许多城市,许多地方“疯魔”狰狞的头部已经显现,只不过人们都以侥幸之心,以为它还是结构性的局部问题。
从中国楼市的内在机理看,中国式泡沫破灭不太可能是内部力量的主动刺破,更大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如汇率的逆变、利率的上调或者物业税大面积开征,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泡沫膨胀到极致,也许不用任何外部政策的干预,市场本身难以承受畸高的价格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吹响恐慌性离场的哨声,血腥的“踩踏事件”瞬间会形成决堤的合力,再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刹那间会被无情地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