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楼市过度透支房贷市场被迫“休克”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家银行暂停房贷,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或上浮利率,拉长审批流程,部分银行房贷利率上浮10%甚至更多。长假以后,停贷在更大范围出现。随着年底的临近,各家银行全年信贷余额所剩无几,房贷已成主要压缩对象,未来停贷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
房贷市场休克,是市场过度透支的结果。8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在18%至20%。随着地产泡沫向纵深挺进,以物业税为最后亮剑手段的“长效机制”的吹风不断。
银行成最大“地主”
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和信贷增量历来是衡量流动性的重要指标,真实有效的交易价格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流量作保证。美国人反思次贷危机与房地产的关系时说,就像棒球运动员为了能打出更好的成绩而注射类固醇激素,人为地增强肌肉一样。在房价不断飙升的岁月里,华尔街向市场注入了太多的兴奋剂。兴奋剂刺激下的棒球明星们创造过辉煌,但是房地产的人造财富泡沫随着华尔街的创造性毁灭和历史性崩溃而灰飞烟灭。
任何资产泡沫,其本质内涵都非常接近,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货币超发和信贷扩张。曾经的“美国秘方”和“美国神话”现在却如火如荼地上演:地王飞天,过去十来亿的地王都是“小儿科”,百亿地王满天飞,城头变幻大王旗;恐慌性“末日情结”主导下,满眼都是“日光盘”、“夜光盘”;限购、限贷形同虚设,市场管理者、银行、开发商沆瀣一气、里应外合的购房证明随时花钱都能买到,3万一平方的房子把合同价格“做到”5万,等于不用首付款,全额从银行贷……暴风雨即将袭来,投机者、监管者、银行的房贷经理们都放弃了雨伞,大家都侥幸“市场会有永远的繁荣”。而各路巫婆神棍们信誓旦旦地说“还没涨够”,“坐等再翻番”,“京沪房价要涨到80万一平方”。如果问题本身是错误的,那么答案也就不重要了。
房地产交易量的激增,金融体系必须提供大量的新增货币以支撑不断扩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局部地区,房地产消费贷款以惊人的规模在膨胀,以江苏为例,以房贷为主的消费贷款已经超过一万亿元。长期以来,房地产与银行体系高度捆绑,无论是房地产开发类贷款,还是政府平台、企业贷款,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主要是土地,经过十年嬗变,中国最大的地主已悄然从政府变为银行。
中国式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的繁荣发端于1998年的制度性变革,而过去十多年间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乡村向城市的迁徙,“满城挖”、“随处炸”,催生出一幢幢水泥森林;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累积的超高储蓄率,在投资渠道狭窄,全社会普遍的财富焦虑和投资饥渴,加之超高的货币发行量,合成的混合燃料把房价送入远超过中国人收入水平的外太空。市场推高的过程是如此漫长,几乎所有参与者都享受到了房价上涨的红利,普遍的自利情结和财富效应让他们坚信炒房会永远赚钱。然而,这世界会有永远繁荣的单边市场吗?升入外太空的房价以什么方式回归,是建立返回舱式的“长效机制”,还是以美国或当年日本式的刚性破裂、惨烈坠毁?都是十分艰难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