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要被样板间迷惑 开发商不会说的潜规则

house.fjsen.com        2013-10-08 15:14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5、你注意过房屋的“产权”吗?

购买商品房时,你会看价格、看地段、看户型……但是你注意到楼盘所处地块的土地使用期限这个问题了吗?也许你说你注意了,销售人员告诉你房屋产权是70年或50年等,但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商品房”真正的居住时间到底是多少呢,按说每个楼的使用年限都是70年,但这个70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商品房实际的使用年限,按照正常的流程,产权是按开发商拿到地开始计算,一共70年。一般情况下,拿地到开工到最后交房,时间至少有两三年。那么,正常情况下,购房者拿到房子之后,实际的产权只有六十七八年。但是如果开发商捂地或者捂盘呢,如果楼盘的地块从拿地到交房花了五年以上的时间呢?

6、样板间里有很多小手脚如家具尺寸更小

有时候你当初在售楼处看到的样板间到交房的时候就被拆掉,那很可能是因为样板间作为开发商的展示空间,一定会“扬长避短”,充分体现楼盘户型的优势,而到了交房的时候为了避免那些过于“较真”的户主发现自己的房子与样板间之间存在差距而引起的纷争,开发商“毁掉”证据。

一位某房产公司的前营销总监说:“其实样板间很多都被做了手脚。比如床的尺寸要比正常的床小,衣柜的径深也比较浅,还会大量使用镜子,巧妙布置灯光,让客户感觉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而那些搭建在楼盘中的实体样板间最后会连同里面的软装一起被卖掉。它们通常都建在二楼或是三楼这样比较低的楼层,便于客户看房。“一般样板房最后会出售给"关系户",但是由于里面的家具尺寸有问题,其实买样板房并不明智。”

7、户型图会故意制造错觉

从单套房户型图上看到,为体现功能分区,设计户型图的单位会特意用餐桌椅、沙发、床、厨具、卫浴等来分别体现各功能空间,但是要注意,设计师在制作户型图的时候,可能会随意缩放家具的大小。记者就曾经见过一个户型图,餐厅开间可能仅有1.5米宽,但是却“摆放”了一张6人座的超大餐桌,形成了餐厅非常宽敞的错觉。

一座楼宇的平层关系图,能清晰体现一楼层所有单元的分布,是两梯两户还是一梯四户,一目了然。该图纸也能够让你清晰辨识,单位中电梯、楼道的设置等,以及你所关注的单位的位置房屋大门离电梯或者楼道口有多远,房屋或客厅采光会不会被相邻的单位所遮挡;自家的洗手间会否正对邻居家的观景阳台,那就太大煞风景了。

8、精装修费用做贷款利息惊人

在精装修房子的销售环节,开发商会告诉你“装修款也能做贷款”。看起来似乎对刚买房、手头拮据的买房人来说,这笔装修支出也可慢慢支付。可精装修费用产生的利息非常惊人。

以100平方米房子毛坯价为每平米10000元,装修标准为每平米1500元计算。按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7月6日后),为6.55%,如果还能获得8.5折优惠的话,年利率即为5.5675%。以毛坯房和装修款剥离计算,若买家选择三成首付,那么即毛坯房贷款70万元,选用20年期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总利息产生约46万元。装修费总额为15万元,同样的方式做贷款,其中会产生接近10万元的利息款。光是10万元利息款,实际对于100平方米的毛坯房普通硬装修也绰绰有余。

9、你的个人资料可能被卖出

买完房子,你是不是会突然接到各种让你去装修、买保险(放心保)、买家具的推销电话?不幸地告诉你: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出售了!

一位房产销售经理解释:“由于买房置业这个过程涉及到诸多环节,客户的资料究竟是在哪个环节被卖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银行贷款会登记个人信息,所有的业主信息在物业公司也有备案。当然也有可能是销售人员私下把信息卖给了别人。”购房是一个很长的利益链,卖给装修公司、电器公司都可能,但是出售最多的对象还是中介公司。“曾经就出现过在开盘的红火阶段有中介的人堵在售楼处外面要买客户资料的情况。据说一份高档别墅住宅的客户资料的交易价格甚至达到了4000至5000元一份。”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