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退房”事件正在愈演愈烈。调控“寒冬期”,广东顺德、湛江等地房企的破产申请被公之于众。去年以来,中恒集团转让广西房地产100%股权,浙江刚泰控股[简介最新动态]宣布资产重组转攻矿业。CRIC(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房地产TOP10企业及TOP20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再度提升,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预计,未来3年内至少有30%的内地房企被淘汰,企业总数将由目前约5万家减至3.5万家。南都记者综合采访广东中小房企发现,土地市场遇挤压、资金链不稳固成致命要害。而合作开发、以二手市场买地或收购股权等方式曲线拿地,成为房企维稳发展的“救命稻草”。
普遍性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聚集着超过5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成规模定期披露发展情况的上市公司,还有大量默默无闻的开发商,根据自身拿地开发状况或闷声发达或黯然退场。
调控进入“寒冬”前,不少小房企进进出出,各种注册注销并未引起关注。直到2012年4月9日,开发规模过亿的杭州金星房产被爆向法院申请破产,一声惊雷震倒多米诺骨牌。
这股寒风很快也吹到广东。广东顺德的小型房企广德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于去年4月以“资不抵债”为由向法院提出进入破产程序申请,意图盘活存量资产,清偿公司债务以及为广大业主办理房屋产权证。
紧接着,广东湛江嘉粤集团去年底向广东省政府申请破产保护,并自曝总欠债大约为60亿元。
建设银行在2012年向全国38家分行下发的2012年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文件中,规定“分支机构不得对小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时“开发贷占对公贷款比例超过15%的一级分行、各限购地级市所在地分行,应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投放,降低集中度”。这令中小房企处境雪上加霜。
“从金融支持领域,中小房企根本就是金融系统在明哲保身或上级压力下的弃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房地产研究者薛炯文说。
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向南都表示,现在一些企业的危机之果两三年前就已种下。
在2009年左右房地产市场火爆之时,大量企业向房地产市场集聚,创造了房地产市场的“畸态繁荣”。无论主营业务是何种行业,只要成立个房地产公司,买块地、盖上房就不愁卖,就能赚钱。例如申请破产的杭州金星房地产,之前就是从事香精行业,到2008年才涉足房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