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囤房成本为零推高房价? 网友:因政府高税费

house.fjsen.com        2013-03-15 09:06       严艳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提要:中国为啥出现大量的房叔、房婶?中国的房价上涨预期为何难改变?就是因为在中国,囤房的成本几乎为零!有网友调侃,打击囤房最先受到影响的将是官员,而推动房价上涨的也不是囤房零成本,而是政府的税费造成。

中国为啥出现大量的房叔、房婶?中国的房价上涨预期为何难改变?就是因为在中国,囤房的成本几乎为零!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大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房产持有环节的税赋来打击投资,而中国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过度开发和投资投机,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房地产。此观点一出,立刻引来网友的强烈抨击和狂疯转发。有网友调侃,打击囤房最先受到影响的将是官员,而推动房价上涨的也不是囤房零成本,而是政府的税费造成。

持有环节不收税房价上涨预期难免?

近日,《经济参考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税赋手段来平衡房地产市场,用免税、抵税的手段来鼓励居民自住自用,通过各种惩罚性税收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而对比起来,中国房产的持有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报道指出,中国在房价上涨收益部分面前,房屋的持有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也因为如此,国内才会有大量“房叔、房婶”坐拥几十套房产的中国式囤房现象,甚至各种职业炒房团,购买多套房产获利。

因此,有专家建议,如果不采取税收调控方式来增加多套房持有者的成本,不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迫使其释放多余房子,则很难避免房屋空置浪费和房价上涨预期。

网友调侃:打击囤房官员恐先受影响

调控房价的办法听起来很美,但实际上遇到阻力也被网友们看在眼里。许昌网友认为,目前的囤房太多,不少官员囤得更多,囤房的成本又极低,这就像以前的投机倒把,过去这是犯罪,现在这是部分人致富的手段。囤房的多是官员、富豪,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此事不会改革,房产税也就不会收,房价也就不会降。

网友反驳:高房价是政府高税费推动的

尽管囤房让人反感,但“不增加多套房持有成本就难避免房价上涨预期”的观点显然也让网友们不爽,很快该报道在网上引来上千网友点评,并在微博上疯狂转发。

一位来自宁波的网友指出,抛出这种论调,是别有居心。“中国如果房价高,那么囤房成本也必然高,只有房价低的地方囤房成本才低。”一位山东青岛网友也反驳该观点,“买房子不用钱?银行利息不用还?囤房成本怎么就是零了?”

还有很多网友对高房价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指出,中国的高房价主要是政府的贪婪推动的,一是土地供应的“饥饿”政策人为地造成土地紧张,推高地价;二是货币的超发,造成持续巨大的通胀;三是沉重的税赋。

专家观点

房价高涨的原因是整体物价上涨

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现在很多人买房通过银行按揭,不但要支付利息还要付管理费,这不就是零成本持有。而且即使对所有房产都在持有环节征税也不能改变房价在高位盘整的现实,高房价由很多因素造成,造成它高涨的不是缺乏房产税,而是整体物价在不断上涨。只要对比2003年的物价和2013年的物价就很明显了,其实房价相对于黄金、白银,价格上涨得还慢一些,难道黄金、白银的持有者也要征税吗?

增加持有成本就必须减少购买成本

经纬行研究总监朱欣苑: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选择性地与世界接轨,有的地方要按国际标准,有的地方又坚持中国特色,房价这个问题也是。我认为要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就必须降低老百姓的购买成本,如果两个都很高,老百姓的税赋就太重了,因为老百姓的房产只有70年的产权,前期已经支付了成本。如果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那么政府就要改变土地的转让方式,让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降低。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