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方案出台后,一石激起的不仅有千层浪花,更有各种博弈频频上演。人们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六七年前拆几个煤房的“小动作”,而是城市“动筋骨”的改造。而其中的民生考量,则是改造之路顺畅与否的关键所在。
可以想见,旧城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的过程。只有找到了这个平衡点,才能让改造进行得更加顺利。事实上,面临改造的房屋大多是市民居住已久的“老屋”,这里不仅有经济账,更有感情账。无论是变现,还是补房,无论是就地安置,还是异地搬迁,这其中都有浓重的民生命题需要破解。
在各方利益博弈的当口,基层干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而正是他们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才能疏导各方情绪,统一市民利益。这是整个改造工作必须坚持的理念。此外,整个改造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样重要。要让市民离开“老屋”,首先要明确他们身处城市改造的大局之中,既要有小算盘,更要有大账面。而其中的智慧,则需要各级职能部门的积极探索,灵活处理,但公开透明则是第一前提。
事实上,很多市民都渴望旧城改造的实施,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这正是此次旧城改造中最大的民生考量,足以让银川整个的2013年充满话题。也许再过上六七年,当我们像回想过去拆煤房一样回想现在时,会有更多成就感与幸运感。同时能为银川市巨大的城市变化而感到自豪,甚至因为错过见证此事而感到遗憾。(皇甫世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