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瑞信统计了中国住宅存量,通过除以需求,计算出过去三年里建成住宅的去化周期。结果显示,深圳住宅储备几乎只需一年便能售完;但在二线城市中,大连需要7.5年,武汉则多达8年,瑞信由此还“点名”了潜在住房过剩最严重的十大二线城市。
“这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是局部地区一段时间内的过剩。”在公衍奎看来,这种“过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短期内供应量超出了购买力,房价相对过高引发的过剩;二是当前阶段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受购房者资产配置和政策限购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说瑞信的分析缺乏对中国特殊背景的理解,那么关于住房空置率的数据也能反映出实质问题。国家电网和国统局曾做过不同的统计,结果均显示我国城市住宅空置率至少高于20%,而国际公认的商品房空置率商品住宅空置率的合理区间一般为3%—10%。
不过,公衍奎对此表示,我国目前并没有一套系统的针对商品房空置率的测算标准,在国外很多国家因为要征收空置税费的,因此有一套更为“苛刻”的计算方法,比如一家两套或多套房的在统计时能完全避免计算重复,而国内除了可能大规模重复计算之外,还有很多并不算商品房的住所被归入在内,因此,用类似“空闲率”难以判断中国楼市是否过剩。
“房地产的供和求永远不会同步变化。”陈淮强调,在一个长的时间跨度中,一两年的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都是常态现象,今年的住房供给至少取决于两年前的土地和货币供给。事实则是,住房开发的周期还存在政策标准与开发商实际执行的时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