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至5月,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完成开发投资1082亿元和2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7%和31.6%,同期住宅开发投资同比增幅只有13.6%。显示资金进入商业地产的步伐还在继续。同时,在住宅开工面积呈现负增长的同时,商业地产开工面积仍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至2012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额月均同比增长30%左右,增速是同期住宅开发的1.3倍。今年上半年,这一差异扩大至2倍。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99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1.2%,办公楼销售面积却增长7.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也增长了2.5%。
分析人士指出,在住宅市场受到严苛调控的情况下,众多房企和社会资本向相近领域倾注资本。商业地产整体发展程度较低,加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成了房企和资本眼中的“价值洼地”,资本密集布局商业地产领域。
这样的趋势让人联想起劳伦斯魔咒,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劳伦斯的魔咒在商业地产“大、高、快”的崛起背后是否能应验,没有办法准确预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对于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大方通行。国家调控的重点是住宅,但商业地产的过热也必将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
我们能观察到这样一个刹车:8月29日,深圳市地方税务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存量非住宅类房产交易计税价格核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告,今后将对深圳市范围内的存量非住宅类房产交易成交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实行按计税参考价格规定计征各项税款。该通告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具体时间从纳税人在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系统网签买卖合同的时间为准。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建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80%都在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写字楼租金的涨幅,以及逐渐显现的粗放开发和运营问题。上述措施的实施,将导致商业地产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而它的背后,则是各地商业地产投资热的泡沫化。
百年前魏尔伦经过埃菲尔铁塔定会绕行,也许多年后当我们的子孙经过“东方之门”、“上海中心”、“天空之城”,还能忆起当年的调控,并对盖楼的执着不敢苟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