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房价时代,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缺位许久的保障房才重新提上日程。按照理想的设计方案,商品房市场管,保障房政府管,住不起房子的人从此住有所居,社会和谐美满。
于是,轰轰烈烈的保障房建设开始了。认识到之前保障房力度不足,中央政府本次的决心非常大,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的宏大计划之后,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并由地方政府立下军令状。其中,2011年和2012年分别开工建设1000万套和700万套。
然而,意想不到的尴尬出现了。7月18日,32个市县的1.46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半年以上。根据特定需求而建的保障房,价格远低于市场,向来是块唐僧肉,以往不时有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千方百计违规占据名额,而今却成了鸡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从一些公开的资料看,有的是选址偏远,周边配套差,老百姓不乐意搬;有的是政府的首尾工作没做好,开发商不交房……不管出于何因,在笔者看来,没人住的保障房,根本不配叫做保障房,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起到保障功能,而且白白花去纳税人的银子用来换取地方政绩,叫人情何以堪?
实际上,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房价的下跌幅度并不大,而且近期又面临上涨压力,低收入群体想要通过市场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依旧是空中楼阁,从这点上来说,保障房的社会意义依旧重大,中央的保障房工程并不能因此而停滞,比如运行机制良好的广州,数万低收入困难群体因为保障房而受益。
但是,保障房的任务,远不是干巴巴的数字,3600万套的数据不应是拍脑袋的产物,地方只要机械地完成了套数、保住头顶的乌纱帽就了事,建多少,怎么建,如何分配,都需要严密的调查和研究。保障房的任务,也不能是只开工,不交房;或者是只建房,不分配。租不出、卖不掉的保障房,不建也罢,留着钱,给低收入群体改善一下生活或者提振经济建设都好。别把纳税人的钱不当钱,白白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