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质疑朗诗科技住宅健康性能 朗诗陷"科技门"

house.fjsen.com        2012-07-19 10:42        来源:中国江苏网        我来说两句

两代产品有何不同?销售人员的解释有两点:第二代与第一代相比,一是加了集成总控开关系统,如一键开关整个房间的住宅电源,另一就是室内的温度可以调节,除了标准的温度26度外,还有一个环保温度的选择。

至于钟山绿郡还提到的,室内声光环境解决方案和小区微环境解决方案,在业界看来并非独家拥有,很多高档楼盘也有类似的技术。

2.地源热泵技术是高科技吗?

“这项技术的门槛并不高,是国外七十年代末期的产品,在国外,地源热泵技术多被用作工业项目,民用住宅上用得不多。”南京房地产界的多位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地产的寡头时代,地方品牌朗诗只能以科技概念异军崛起,至少在南京,朗诗是把地源热泵技术用于民用住宅的第一家地产商。

除了朗诗,在南京用地源热泵技术的还有锋尚、城开御园、和府奥园、骋望丽都等小型开发商。

而更有专家称,地源热泵技术一般只能在中小楼盘中使用,如果像碧桂园和恒大这样的超级大盘使用,会对地下层结构产生破坏。

3.朗诗能用,万科、中海等大牌为何不用?

宝利、万科、金地、仁恒、中海等主流的开发商都不用此技术。南京朗诗的营销总监蔡克垒的回复是:一般大公司的组织和产品架构,只能做固定的产品,并不像朗诗从体制上保障了此类科技产品的开发。

仁恒南京公司的设计人员称,他们也在观望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仁恒只用最成熟的技术,至少在目前这种技术用在民用住宅上还不是最成熟的。仁恒江湾城采用的是地暖和空调双系统,在舒适度方面是有充分保障的。

4.为什么朗诗的窗户不能全开?

“不管是朗诗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房子,都不能实现单一住宅内部房间的温度调节,而且在运行系统时窗户必须密封。”威能地暖苏皖大区的相关人士称,交换出来的恒温通过房间顶部的毛细血管系统散发下来,如果开窗,温差较大,会在天花板上形成冷凝水的情况,就是“下小雨”。这也不难理解,时间一长,天花板或墙上生霉菌。

因此,朗诗的恒温是必须牺牲一部分舒适性来实现的。如果要开窗,就必须停运系统,因此,朗诗的窗户都是只能半开的。

5.最好的新风系统是什么?

虽有新风系统,但建筑专家却对封门封窗不认可。“江苏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最好的住宅是南北通透,最好的新风系统就是开门开窗!”东南大学的专家告诉记者,如果买房子像朗诗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应付黄梅天,这个代价有点大,还不如去买一些除湿的家电实用些。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朗诗这样的产品特性,只能沿长江流域发展,因为城市的温差较大。而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这样的房子都不适用。因为北方有暖气,南方不需要暖气。事实上,朗诗在上海、杭州等地的销售并不如南京。

6.呆在朗诗的房子里就比外面健康吗?

为了保证封闭空间里有充足的新鲜空气,朗诗又打出了另一大概念——新风系统,保湿加氧。“24小时持续置换,大大提高室内空气的品质。”不少业主质疑,长时间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会不会对人体的免疫力造成破坏。蔡克垒的解释却是,“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呆在朗诗的房子里不是更健康吗?”

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反问:“请问蔡总监是不是一辈子呆在房间内不出来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紫金馆治未病的徐专家认为,人不可能圈养的,夏季要热,冬天就要冷,正因为有冷有热才有益于人体健康。

7.销售、维修、后期补贴靠不靠谱?

对于朗诗的房子,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非常排斥。因此,朗诗的营销推广主要围绕老业主进行,包括各种活动等,通过圈子的口碑来卖房子,但这往往让新业主只看到优点却看不到缺点,有些类似传销的模式,为业界诟病。

更有专家质疑,目前国际上最好的地源热泵技术的寿命只有25年,朗诗却敢承诺50年保修,怎么修?要知道,管道是垂直埋在楼下的。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