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记者在现场看到,七八排石棉瓦屋顶的简易房修建在东屿岛菜市场附近。
从排园村搬迁过来的居民卢霞(化名)介绍说,自己家是2010年12月份过来的,到现在快两年了。“之前政府一直说是暂住,以前我们有签协议的,但是从现在看,根本就没有按协议执行。”
随后,她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份由居民和博鳌镇人民政府签订的《博鳌亚洲论坛综合服务区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该协议书显示,临时过渡安置期为4个月(自房屋拆迁之日起计算)。
协议内容还有:凡采取自行安置形式不使用过渡安置房的搬迁户按拆迁面积每月每平方米补贴15元,使用过渡安置房的按拆迁面积每月每平方米补贴7元。
“当时政府说,过完年(指2011年初)就可以给我们土地盖房子的,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给我们土地盖房子,到现在也都没有人过来关心我们了。”卢霞告诉记者,以前刚刚搬过来的时候,政府还经常有人过来问这问那的,现在都没有了。
她说,以前还有为过渡安置区服务的工作队,后来听说散了,我们也问过政府,但现在都不知道该问谁了。
谈及现在的生活来源,卢霞表示,房屋、土地都没有了,就只靠自己去做一些小生意了。
不过,陈传武透露,今年10月安置区建好了,就可给村民盖房子。
另一问题是,安置区居民反映,当地政府并没有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
据2009年6月28日出台的《海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分别按50%、20%、30%承担。
对此,记者多次致电相关部门,但并未得到明确回应。
陷于征地僵局的几年时间,已经让这里的村民变得异常谨慎。
记者多方求证发现,排园村等多个村庄已经没有村长了。“一是怕选了村长,他承受来自上面的压力比较大;二是我们不再相信村长了,最后可能因为利益的关系,和村民站在对立面,所以我们不敢要村长了,干脆不选了。”一位村民解释说。
回忆起政府征地以前的生活,一位70岁左右的老者眼睛里闪着泪花。“以前是一个人一亩半,现在是一分半。”
这位老人说,在博鳌“大开发”以前,自己有鱼塘、虾塘,日子虽不富裕,也还安宁。其实看着博鳌的开发,自己也打心眼里高兴,但现在连土地都没有了。
“博鳌的开发带来了很多外地的有钱人,短期来看我们老百姓也受益,但长期来看,连土地都没有了,我们还有孩子还有后代啊,他们该怎么办呢?”一位村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