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地王悲喜两重天
对于企业来说,追涨土地市场、拿下地王,究竟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还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很多地王项目确实做得风生水起,比如当年的富力地产,2002年时曾以31.6亿元取得北京“双井地王”,如今的富力城已经建成乃至销售一空,二手房价格都已经涨至6万元/平方米,这个项目也帮助富力在北京站稳脚跟。2009年,中化方兴刚刚拿下“广渠路地王”的时候,因楼面地价超过周围二手房价,包括潘石屹在内的众多地产大佬都表示不看好该项目,但是现在其地王项目金茂府让进入地产行业时日尚短的方兴地产赚得钵满盆溢。
但是所有地王都能笑到最后吗?
过去几年,折戟于地王、大伤元气的开发商并不在少数:2013年6月雅戈尔(600177,股吧)退掉了在2010年拿下的杭州地王,损失4.84亿元;7月5日南京市国土局发出公告,中冶置业在2012年拿下的南京地王项目,因供地手续和规划更改等问题,面临被南京市政府收回的问题,目前,中冶置业在追讨11.3亿元的土地保证金。但最终结果尚未可知;上海外滩地王经历更是曲折。2010年2月,上海外滩8-1地块以92.2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上海地王纪录,然而,拿下了“地王”的上海证大因无力独立开发,引入绿城和复星集团。又因证大与绿城联合将项目公司母公司股权出售给SOHO中国,引发复星集团与其他三大地产明星企业旷日持久的复杂诉讼,结果至今不明。地产大腕潘石屹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20年从商经验告诉我,对一个房地产公司来说,常常是一块土地定生死。短短10年的中国房地产历史,多少公司因一块土地死掉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以刚刚卸任北京单价地王的中粮地产为例,2010年10月16日,中粮地产以总价7.42亿元,楼面地价6074元/平方米拿下深圳(楼盘)坪山新区的地块,创下该区的地王。但该项目一直销售不畅,一品澜山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曾感叹,这个项目只要不亏本就谢天谢地了。
2013年6月27日,经过48轮疯狂竞价,中粮地产以23.4亿元的重金拿下南京G34地块,楼面价直接由4390元/平方米飙升至7338元/平方米,亦引起业内担忧。受到地王项目所累,加上内部整合计划摇摆不定,即使有着央企中粮集团这样的富爸爸,中粮地产仍在为进入百亿元俱乐部苦苦奋斗,还要依赖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收益才勉强保持盈利。另一个深受地王其害的是远洋地产,其在北京和青岛(楼盘)等地的地王项目均惨淡收场,远洋地产不仅失守北京大本营,净利润更是节节下降,2010年中报显示,远洋协议销售额为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1.52亿元,净利率高达24%,但是到了2013年上半年,协议销售额增长至178.13亿元,但是净利润只有14.17亿元,净利润率直接降至9.9%。
曾经饱尝地王之苦的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北京当前的地价太高,远洋地产已经算不过来账。尽管远洋地产的地王项目已经缓过气来,但当年饱受地王的痛苦没有人能够体会。
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吧
在第二波全国地王潮助推之下,不仅北、上、广以及南京、厦门(楼盘)等一、二线城市频现日光盘,其楼价也在节节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来看,上涨的城市达66个,新增4个;同比来看,上涨城市数量维持不变下,其价格变动最高涨幅已攀升至19.3%,一线城市同比平均涨幅超18%。
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楼盘)以及深圳一线城市平均同比涨幅高达18%,其中北京最高达19.3%,最低的深圳也达18%。而沈阳、厦门这样的城市同比涨幅超10%。
“北、上地区为何地王频出,在我看来就是因为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目前中国的工业用地占比太高,达到30%以上,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15%,另一方面,每年的土地供给量都没有完成,2011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21.80万公顷,实际只完成60%—70%,去年计划供地18万公顷,也只完成60%—70%,2013年全国土地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是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的1.5倍,但看似光鲜的数字却难掩住房供地逐年减少的实情”,此前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在顾云昌看来,开发商不能捂盘惜售,政府也不能捂地惜售。政府的土地供应要公开透明,城市边边角角的闲置土地都可以拿过来使用,这样开发商才不会哄抢土地。而在监管层,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都提到“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则呼吁出台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推动住房用地供应渠道多元化,增加供应规模,逐步形成政府供地和市场供地的双轨制;同时,要以差别化信贷政策满足市场需求,推进房地产直接融资,将民间资金有效地导入房地产领域。
最后,让我们用巴菲特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疯狂,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我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