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央行大发货币 老百姓买房属正当防卫

house.fjsen.com        2013-08-21 10:54        来源:金融投资报        我来说两句

(四)中国老百姓买房大多为了躲防通胀

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中。因为各国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品,但房地产实际也是百姓生活必需品。房地产大涨,老百姓买不起,就会节衣缩食,影响其整体生活水平。因此,人们对它非常敏感。它实际上是另一种变相的、隐性的通胀。

而当一国M2(货币与准货币)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货币迅速投放时,特别是在多数商品(95%以上)供过于求时,就不会什么都涨(深圳饮食店老板说,他们的食品已10年没涨价了),而会集中在大中城市房地产上、车位上、还有明清家具和古董等不可再生的,人们又必须拥有的商品中。它们会离开其他商品而单独大涨。

面对中央银行公布的M2数据及人们的切身感受(整个经济及物价都很热),人人内心都有一种惶恐之感。担心物价上涨,担心货币贬值。怎么办?买黄金?买房产?买玉石?买什么能使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保值呢?其实上述商品都能保值,但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保值功能的只有不能再生,人人渴望的京、沪、深、广等大城市的房地产。

很多人没什么存款,是付了首付(20%)后,借银行的钱去买房的。谁也不知道它会涨到什么价格,反正拿着钱心慌,买成房,心就定了。上海,不是个别人在炒房,人们为了子女以后成家有房,为了防通胀、防货币贬值,很多人在看房、买房。

那时,复旦大学北区盖了很多新的学生公寓,一群群上海居民蜂拥而入,要买这些新房,被保安们一次次劝走。但他们有人还是不相信,认为是哪家房地产公司在囤房、等高房价再开盘。2001~2003年,复旦老师们碰面后,在交流好之后,都会关切地问:“你们家买房了吗?快买啊,还得涨”。

根本无人认为这是炒房,都怕不买,涨上去,孩子以后结婚无房怎么办?光阴如驹,10年过去了,这10年中无人认为2001~2003年的买房是炒房。反而感到了一种庆幸与后怕,如果当时50万不买一套房,现在涨到300万~400万了,只能买个卫生间,全被贬掉了。

(五)其实当时买房是可以不花钱的

很多人从M2飞快增长中算出,房价会迅速上涨。于是从银行贷款后,以30万资金买了三套(每套50万,首付20%为10万),结果几年后50万涨到100万~200万了,他们卖掉一套得到100万~200万后,还掉全部银行贷款,另外捡了两套房。这种事情上海比比皆是。当时不限购,又完全合理合法。你骂什么呢。反而是财政部、央行、城建部的一次次表态,“房价一定会跌到人们能接受的价格”,成为人们饭余茶后的笑谈。

我相信那些口是心非的城建部、财政部、央行的高官们,一边在正襟危坐地让人们不要炒房,一边则在偷偷地买房。如果当时不买下一套房的,现在看着一日千套房售罄的北京房产市场及成年未婚的子女,多少个日子会彻夜后悔——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实在是你们的货币发得太多、太快了。难道只容许央行大发货币,不容许老百姓正当防卫吗?什么炒房不炒房?可笑!

(六)买房就要买好地段的

做股票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输钱,第二条原则就是记住第一条原则。买房子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地段,第二条原则还是地段。

2005年8月,有友人在北京华清嘉园(五道口)以90万买了一套90m2的房。他打电话给上海老同学,劝他也来买。他说,这里离著名的北京大学自行车10分钟,离清华大学自行车5分钟,旁边还有一所中关村重点小学,我的儿子要上这小学啊!你也来买一套吧。上海朋友问:“中央不是在调控房地产吗?你们怎么敢买?”北京友人哈哈大笑,不管他啦,小孩要读重点小学啊!

上海朋友利用暑假马上去华清嘉园附近住了一周,专门找小户型看。他发现,即使买下来,租出去的租金收入也可达到7%~9%,比央行利率要高得多,这就是属于投资居住两相宜了。但中介公司竟提出每看一次房,不管买不买,都要100元看房费。上海朋友当时质问他:“你们这里是动物园吗?”“不管,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他想了想,心里一亮,可能就是这100元给我们留了两套房。好,100就100!

结果,2套40.75m2的房,以1万元/m2买了下来。他花了三天略作装修,就以3000元一月租给了韩国、香港留学生。现在,这些位于风暴中心的房产,价格已达到8万元了。当时陪上海朋友来的北大学生(上海交大附中考来的)开心地说:老师,开心吧,2005年才1万元啊!当时交大附近已2.5万元啦!现在,他还在出租此房,租金涨到5000元了,全是中介公司涨的。

(七)对房地产调控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们很多朋友5~10年前买房问题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但我们是被动的,无奈的。一切都是央行快发货币惹的祸。我们也希望房产市场回到朱镕基总理前中期的情况;“管住货币、稳住价格”。朱总理领导中国经济13年(含前期当副总理的5年),房价基本不涨,管得何等好!他半夜11点半会打的去经济学家吴敬琏家请教如何管好宏观经济。

但作为普通百姓,除了自己因势利导,躲避通胀,还有什么办法呢?除了少受些伤害,因势而为,还能怎么办呢?

此外还建议:

科学合理地调控房地产市场;再增加3000万亩土地供应(加上容积率,约为660亿平方米);搞好中小城市建设。政策向中小城市倾斜,鼓励资金、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

逐步放开限购,减少极多的“假离婚”事件(各地抢房很多是假离婚者);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最重要的是央行把住货币印发总开关;逐步改变“土地财政”格局。(但这很难,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