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学员入营后变得独立自信
小明与小Z都是7月中旬参加夏令营的,如今夏令营时间过半,孩子们对夏令营的感觉如何呢?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该夏令营执教的陈硶教练。陈教练表示,这两个学员目前已完成了“团队荣辱,自信心树立,自我突破,缝合童年创伤,正确认识与家庭、社会、他人的关系,感恩”等训练环节,现正在进行全脑开发训练。
24小时社会生存训练中,小Z明显表现出不同于小明的兴奋情绪,他很快就加入了发传单的活动中。而小明虽然刚开始委屈地想找妈妈帮忙,但后来也加入到感召募捐的队伍中。该环节训练结束后,两个孩子都将打工赚来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并都表示赚钱不易,对父母多了一份感激。
陈教练还表示,小明刚开始时不配合训练,也吃不了苦。经过训练,他现在已经独立很多,会自己洗衣服了,对训练也不再叫苦连天,“以前睡床都嫌不舒服,现在睡地板都毫无异议。”
小Z由初来时没自信,对父母怨恨,到现在能够有组织地带领自己的训练小组,大胆上台发言,对父母的怨恨也消除了。他变得自信也学会了感恩。
说法“营费主要用于专家和场地费用”
即使夏令营的确让孩子有所改变,但其收费是否过于高昂?对此,该教育中心福州站负责人表示,夏令营全程都在北京进行,孩子们全程住在北京最高端的别墅区,每天每人都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和健身教练,各个环节邀请的专家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专家。而学生的学费,大部分都花在专家费用、场地费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上。
该负责人说,交了50万学费的小明,除了有一个多月的集训期,另外还有半年的跟踪期,在这期间,孩子仍然住在北京的别墅营地里,有专职工作人员跟踪观察孩子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定性。
记者在小明妈妈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位妈妈记录下了小明训练的过程以及成果:“只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心态决定一切。这是今天上课的收获。”“小明昨天在发传单赚钱,太棒了!”……多条日志读下来,不难看出,小明妈妈对儿子一天天的进步充满喜悦。
专家价格不是关键的评价标准
针对小明和小Z的案例,省阅读协会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有20余年幼教及教育管理经验的毛慧青认为,这两个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家庭关系冷淡,内心缺乏安全感,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对亲情冷漠,缺乏热情,甚至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
“选择夏令营不是越便宜越好,当然也不是越昂贵越有意义。价格并不是评价夏令营好坏的标准,关键看它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教育意义。”毛老师说,如果教育意义突出,费用适当高于其他夏令营也属正常现象。
此外,毛老师认为,“夏令营只是孩子们开阔视野、改变观念、培养习惯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更需要学员家长和操作机构共同对孩子进行培养和规划。”
毛老师说,好的夏令营,要有系统的后期服务,如定期的学员回访,为学员定期答疑解惑,向学员提供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目标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