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昨日发布消息称,在日前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分论坛——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研讨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强调,要着力破解保障房小区运营难题,不能走过去管理公房的老路。业内表示,针对目前包括北京等多城市存在的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缺位甚至“零物业”等管理较混乱局面,政府目前给予的少量补贴并不能完全调动物业积极性,住建部此次表态或将表明政府希望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中来。
“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不少城市都存在保障房小区或者社区中的保障房区域存在开发商交付后直接‘撒手’,物业管理空白的问题。”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坦言,部分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一部分保障房的地区,商品房和保障房的管理完全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边是商品房区域环境整洁、配套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但紧邻的保障房区域却治安、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存在明显较大落差。有部分保障房小区中甚至出现了“零物业”的情况,仅有业主集体出资象征性地雇请一两个保安看守大门进行“管理”。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目前这类问题大多出现在公租房等保障房类型中,物业管理公司需要通过市场化的运营获取经营利益,但这类小区中的业主大多负担不起与商品房业主同等水平的物业费等费用,这就有可能造成小区内的保障房区域遭遇以前对于公房的老旧管理模式,即房屋产权所有单位对于福利分房的小区象征性地征收少量的管理费用,由产权所有方安排一些物管人员做些简单的、象征性的物业服务。
不过,对于相关部门或希望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中来,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管理体制,陈宝存也表示担忧,“保障房业主经济水平决定这类房屋的物业管理仍需以政府补贴给业主或物业公司为主,建议调动物业公司积极性,可以将保障房区域中的车位管理费用、商业运营收益等作为补贴交给物业公司,如果完全将此交于社会资本运作,则无法保障企业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