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合肥(楼盘)“地王”,因为绿城危机自救下的容积率调整而引起业主的强烈质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成为一场围绕“品质”的拉锯战。由于绿城在全国范围内都进行了产品线的调整,合肥的纠纷或许并非单一案例,如何在多方利益的碰撞下进行取舍,需要绿城更慎重地权衡应对。
盼了3年,即将要到收楼日,然而陈聪(化名)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半年多来,他和许多业主一直忙着维权。
陈聪所购买的楼盘是绿城集团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的翡翠湖玫瑰园项目,该项目是2009年合肥市场的“地王”,在当地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然而今年年初,包括陈聪在内的一期业主突然得知,绿城正在考虑将二期的容积率从最初的1.8上调到1.996。
陈聪等业主对这一规划的更改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如此一来,二期将新增加639户,势必挤占原本承诺的公共空间和地面车位。对于一家极度强调品质的品牌开发商而言,为了自身利益而降低业主的居住品质,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但绿城方面认为,这种调整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由于近年来的疯狂拿地和大举负债,绿城在楼市调控中遭遇重大危机,不得不调整部分产品规划以渡过市场难关。
“为了不让这个项目死掉,我们被迫做出一些应对措施,不过上调后的容积率并没有超过拿地时所规定的2.0上限,属于合规范围内的适当调整,也不会影响一期业主的居住品质。”绿城集团安徽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明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不过,业主对于绿城这种“危机自救”的解释并不买账。记者在现场发现,玫瑰园二期工程因双方争执而被迫减缓进度,至今仍没有开工的迹象。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高价拿地后更改容积率的做法在行业内较为普遍。而对于此前大肆高成本攻城略地却一度遭遇经营危机的绿城而言,今后类似这种“地王后遗症”的争端可能仍会层出不穷,需要公司更慎重地应对。
自救调整引发争端
2009年10月29日下午,合肥翡翠湖地块竞拍现场,绿城、保利、恒大、中建等品牌房企云集,为争夺这颗“王冠上的明珠”展开激烈博弈。最终,时任副董事长的罗钊明亲自坐镇的绿城挫败群雄,以总价26亿元成功竞得该地块,楼面地价达到3915元/平方米,溢价高达160%,成为合肥当时的“地王”。
合肥翡翠湖这一幕,是绿城2009年疯狂拿地的集中缩影。这一年,绿城豪掷456亿元在全国拿地,占其当年合同销售额的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