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低调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显然是要走专业路线,“让经济的归经济,让反腐的反腐”。住建部也许可以走经济“专业路线”,但公众的反腐热情显然也不能忽视。希望国家关于官员财产公示的制度早日建立,各种反腐防腐措施早日完善,届时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自然可以成为有益的反腐配套,而不用再承担其难以承担的“倒逼”重任。
住建部今年初承诺,至6月底实现“500城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住建部承诺的期限至今已过去10余天,但有关信息联网工作的进展情况仍然不明。近日不断有媒体追问是否“爽约”,但住建部却一直没有回应,保持低调。
有媒体称住建部“爽约”,并认为住建部对公众“欠了一个解释”。住建部为何爽约?媒体分析是因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被赋予了其难以承担的任务,查处房叔、房姐,打击官员腐败。“住房信息联网在被赋予反腐的功用后,该项工作自然会遭遇来自地方的抵制,因而推进困难,并导致住建部爽约。”但是,也有媒体指出,其实住建部并没有爽约,只是刻意保持低调。“其实大部分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已经与住建部完成联网。”
从此前“40城市联网”的历史经验看,“500城”中大部分城市个人住房信息已联网的媒体报道,似乎更加可信。作为大面积推广的试点,住建部在2012年6月底就完成了40个城市的信息联网工作,然而,当时并未发布这一工作成绩,也没有公布40个联网城市的名单。住建部的缄默一直保持到今年3月的两会,会议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才向媒体证实,“40个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已经完成,未来该系统或将扩大到500个主要地级市”。
住建部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为何静悄悄?住建部为何只干不说,到底有何难言之隐?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发端于2010年,与房地产调控紧密相关。当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首次提出加快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2011年1月,伴随房地产的高烧不退,国务院再次提出,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之后,住建部和各地相关部门,在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实施细则的同时,加紧了住房信息联网的工作。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而个人住房信息涉及个人资产、民生状况等重要方面,掌握两者的准确数据,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非常重要。个人住房信息涉及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监管,同时也和保障房建设及使用相关,准确、透明的个人住房信息显然可以有效屏蔽“冒牌”的保障房申请者。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建立一套有关个人住房信息的完整数据系统,个人及家庭有多少套房、房子的分布情况都是一笔糊涂账。去年,一个非房地产部门发布消息称,北京市有381万套房屋空置,与总量相比空置率高达28%。这个数据有些惊悚,北京市房地产协会随后紧急“辟谣”。非专业机构发布的数据不可信,但因为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支持,北京市房协的辟谣也不十分有力。因此,不论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宏观分析和经济调控目的出发,准确统计个人住房信息,并建立住房信息联网制度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房姐、房叔辈出的时代,住建部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被公众寄予了反腐的厚望,公众希望这个系统可以成为“以人查房”的利器,可以多挖出几个腐败分子。于是,一个建立初衷是服务于宏观经济和公共管理的系统,变得敏感起来,而住建部也越发低调起来。
住建部低调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显然是要走专业路线,“让经济的归经济,让反腐的反腐”。住建部也许可以走经济“专业路线”,但公众的反腐热情显然也不能忽视。希望国家关于官员财产公示的制度早日建立,各种反腐防腐措施早日完善,届时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自然可以成为有益的反腐配套,而不用再承担其难以承担的“倒逼”重任。(作者樊大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