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仍然“倔强”不低头 调控政策亟待“变招”

house.fjsen.com        2013-06-19 08: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包括“限价令”在内,行政调控手段虽然能暂时控制房价涨幅,但其在管理预期方面的效果,则被普遍看低。中原地产研报认为,按照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调控力度,虽然房价大涨的可能性降低,但市场上的恐涨预期并未改变。购房者、开发商对市场的判断再次出现明显的一致看涨现象,市场存在再次失控的风险。

上述京城开发商表示,多数大型开发商手握重金,不会因资金链压力而降价销售。因此,被动“捂盘”就成为开发商的唯一选择。

统计局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5115亿元,同比增长32.0%。在开发商与政府本轮的“掰手腕”中,房企能够撑得更久,去年同期的“以价换量”将不会出现。

相比之下,供应端受到的伤害才是致命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房地产企业的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竣工面积增速均比前4月有所下滑。前5月房地产企业拿地面积则同比下降了13.1%,降幅比4月继续扩大。

与多数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的供需失衡状况更为严重,房价长期上涨压力巨大,这是造成市场预期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有专家认为,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将“高得离谱”。其中,5月广州房价的回升,正是补涨的结果。

正是出于对未来市场上行的预期,土地市场被开发商又添了一把火。5月以来,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纷纷出现高价地甚至“地王”,高总价、高溢价、多轮竞价等现象开始出现在土地市场,个别区域甚至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

土地价格的上涨,无疑将传导到未来的房价上,加剧房价预期的管理难度。但仍有观点认为,一线城市长期存在的“饥渴供地”,才是导致地产商抢地的重要因素。

楼市政策效果待估

梳理近几年来的房地产调控史,“短期有效、中期淡化、长期上涨”的逻辑始终存在。从“新国五条”出台后两个月的数据指标和市场表现来看,房价似乎仍然难以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

按照阳光壹佰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的观点,在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的特殊历史阶段,人口城市化、经济高速增长、货币超发等因素,决定了房价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上涨。但从调控政策上看,仍有需要调整之处。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供需失衡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楼市调控政策在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同时,也压抑了市场的供应热情,始终无法改变供需失衡的局面。

如“限价令”等行政手段的干预,被认为是影响供应的主因。此外,伴随“新国五条”出台的二手房个税新政,同样被认为不利于市场潜在供应的释放。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则认为,楼市并不存在绝对的短缺,问题出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上。一二线城市集聚了过多资源,而且向心力还在不断增加,农民工与高校毕业生不断涌向这些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供应始终跟不上自住、投资的需求,房价易涨难跌。而三四线城市则频频出现空心化、库存量过大的现象。

但在现阶段,短期内行政手段退出的可能性不大。朱海斌预期,在实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的背景下,短期内不太可能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将根据未来的房价走势,决策者可能在必要情况下继续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措施,例如限购或限价,以实现稳定房价和管理市场预期的目的。

真正值得期待的,则是以房产税为代表的税收政策微调。不少观点认为,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房产税试点扩围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在总结上海、重庆试点的基础上,应加快房产税试点的扩围步伐,通过房产税来调整市场供需。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急需重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经过十多年之后,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具备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应针对这种区别,实施差异化的调控手段。同时厘清政府边界,减少行政之手对市场的干预,将选择权和定价权交还市场。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