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试点城市房价上涨 新增试点或选在中东部

house.fjsen.com        2013-06-13 10:12       刘德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表示,开征房产税,房价并不会应声而落,单靠一个税制不可能改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动产价格上扬的基本趋势。但是房产税的实施,会使上扬曲线的斜率降低。试点后,两地的高端不动产,都明显出现了成交量下降、价格趋稳,这就是很明显的正面效应,是改革已体现的作用。

对此,重庆市的有关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重庆试点房产税有效遏制了高档住房带动房价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炒作心理,引导了合理消费。目前,高档住房成交面积在商品住房总成交面积中的占比由试点前的9.2%降为2.2%。

研究员郑红玉表示,整体看,上海、重庆房产税降房价的效果不是很大,但房产税作为持有环节征收的一个税种,对楼市预期有较大影响,而且对楼市具有长期的作用。

专家:新试点应不会照搬沪渝模式

无论如何,沪渝两地已经为我国税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很显然,就试点所应取得的示范意义而言,目前尚不充分。

贾康认为,我国执行房产税是很有必要的,下一步应该继续推进。首先,中国的直接税(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比重偏低,间接税(指对商品和服务开征的税;纳税义务人常用提价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比重很高,在全部税收中占比近70%,这形成中国中低端消费大众“税负痛苦”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地方税体系不成型,使地方财政出现基层困难、隐性负债、土地财政等问题。地方政府没有成型的地方税体系,没有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导致其必然看重土地批租,“招拍挂”中力求把价位冲得很高。再次,收入分配、财产配置中差距拉大,会影响社会和谐安定。

此次,国务院明确提出,今年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一位地产分析人士表示,国务院的表述是“扩大试点”,也就是说,并非简单推广沪渝两地的经验,而是为未来的改革做准备、做探索。

上述人士表示,假如沪渝两地效果理想,那么,继续按照这两地的模式试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已经无法为改革积累更多的经验了。反过来看,假如两地试点的效果不佳,那为何还要完全照搬这两地的模式呢?既然作为试点,是为改革做准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试错机制,即试点内容必须有所突破。

王珏林对此表示认同,他向记者表示,就沪渝两地试点改革取得的效果,目前各方面已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果下一步试点中,完全照搬沪渝两地的模式,不具有实际的试点价值。下一轮的试点改革方案,必须更加深入、更加细化,甚至开辟新的模式。

贾康则具体指出,今后购房者的第一套房或者家庭人均计算下来的一定标准之下的基本住房,应该排除在房产税之外。

有专家向记者建议,目前沪渝两地房产税的征税面设计得太窄,应逐步适当扩大;税率的制定要灵活,针对不同人群要制定差别比例税率。另外,对存量或增量的第二套住房拟征一定的房产税;对存量或增量的三套及以上住房课以重税并实行累进税。

广州、杭州、南京是热门

王珏林表示,作为一项影响较大的税制改革,房产税改革试点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目前还不具备全国推广的条件。

首先,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房产税,需要全面掌握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存量房数量、增量房数量等,这是房产税在全国推广的必备条件。

其次,要实行房产税,就要摸清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名下房产的数量,而全国房产信息联网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实际上,如果房产税在全国推行,仅仅在几个大城市之间或者是40个大中城市间联网,是不够的。

再次,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最后,房产税在全国的推广,需要一套全面、成熟、公平、合理且能长久实施的房产税征收方案。但目前,我国还拿不出这样一套方案。

王珏林认为,在房产税全国推广有困难的情况下,扩大试点的方式切实可行。

不过,尽管全国推广有难度,但从局部来看,据记者了解,实际上目前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绝大多数已经一定程度上建成了专属于一个城市的住房信息系统,其中不少一二线城市的住房信息系统已经较为成熟,这为在一个城市中执行房产税提供了先决条件。

近来,市场上消息不断,杭州、南京、广州等是否会进入房产税改革试点之列引起了热议。对此,王珏林向记者表示,这些一二线城市确实是热门。在他看来,第二轮改革试点的选择标准应该是:供求关系失衡、消费旺盛、房价上涨趋势明显、以中东部城市为重点。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