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企频出手拿地 榕楼市寡头时代来临?

house.fjsen.com        2013-05-24 09:0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城建大项目垂青大房企

而在政府签约的大型复合项目方面,和大房企联手“造城”的倾向更加明显。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海交会期间,融信集团与台江区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拟投资百亿元改造太平汀洲、苍霞新城两个地块,打造城市综合体。世茂集团将投资20亿元,拟在台江区状元境、汽车南站、南公园等地块进行旧城改造工程。龙旺投资集团与重庆同元集团联合,成立龙旺同元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福建八闽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而去年海交会期间,大名城就拟投资120亿元,在永泰葛岭镇兴建永泰东部温泉旅游新城项目;7月,与中国网讯股份合股在长乐投建海西企业港,项目将打造成海西首个高新技术企业港;9月,大名城与福清市签约开发观溪新区项目。

此外,在福州对外招商过程中,也“圈定”国内一线房企参与福州开发建设。

广州富力地产将投资103亿元在闽侯竹岐乡金水湖地区建设金水湖旅游综合体项目。恒大集团拟投资180亿元在城门建设福州国际金融中心。

福建中原地产总经理蔡俊表示:“从城市发展角度而言,大项目、大地块、大房企的模式最有利处,它可纳入政府规划,良好的资金链可以保证工期,保证规划不走样。”

解读大房企谋大发展,求地心切

实力房企为何默契出动,大手笔四处寻地?

楼市是战场,土地就是粮草。“房企拿地,一是市场有供应,二是看好后市,自身有发展需要,三是地块性价比高。”天知营销副总陈洪兴表示,经历了2012年的快速去化后,一些前两年并未大幅拿地的房企手里已经没有存货,急需补充土地储备,为了抢占下个房产开发周期,从而加速补仓。此外,受政府在用地、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影响,有能力有需求的房企也愿意接盘政府的“造城”项目,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

以泰禾为例,2012年,泰禾在福州的住宅项目泰禾红峪、泰禾红树林均处于销售末期,两个泰禾城市广场也销售大半。在2013年,泰禾欲在巩固海西的基础上拓展北京市场。出于滚动开发的需要,就必须补充福州、北京两地的住宅、商业地块的储备。而阳光城除了福建大本营外,将重点开拓上海、山东及江苏等沿海区域,因此拿地步伐同样不断加快。

而未来城镇化将纳入国家战略要求,大多数房企也看好楼市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加快布局,加大投资。

大房企综合素质更胜一筹

当然,并非所有有扩张欲望的房企,都有实力参与角逐。销售资金的迅速回笼,才能有拿地的底气,上述这几家本土房企也正好是福州2012年销售前十的座上宾。而在2012年,销售十强的总销售额几乎占据了福州的半壁江山。

业内人士郑景枫指出,“房企资金来自三个方面,银行贷款、预售金和自有资金。大型房企融资方式比较多,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中小房企贷款难,民间融资成本又太高。此外,大型房企品牌效应好,盈利更为容易。在土地推出高峰期就加速补仓,抢占了下一轮开发的先机。

除了业绩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企业外,大房企在中长期战略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也明显优于其他企业。在调控来临前,就加速非住宅地产的比重或加快布局三四线城市,减少了调控带来的危机风险,应对住宅市场的限购显得更为从容。

与之相对,中小型房企大多仍保持观望谨慎态度,营销或产品没有特色,在限购下相应延长了销售周期,导致资金回笼慢,遑论花钱买地。资金状况的劣势使中小房企也渐渐错失了土地市场上的机会。

拍地门槛抬高,加剧强弱分化

市场优胜劣汰固然残酷,政策也似乎有意无意地在进行选择性筛选。

首先,与地块捆绑的附加条件显得十分苛刻。

据记者了解,目前许多市区住宅用地采用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方式出让,或附加额外建设条件,更是对资金的一大考验。如2012-14号地块在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之余,还要该地块配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无偿提供给晋安区指定的单位使用。同时,配建的小学需按有关标准与商品房同步建设,其产权归晋安区政府指定单位所有,等等。

其次,不管是此前就形成的“拿地首付款提高至50%”,以及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等规定,都表明拿地门槛在不断提高。

此外,在拍地房企资质方面,对于企业资质、注册资本等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有多个地块要求开发企业或其所属集团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此举更是将诸多中小房企“挡在门外”。

郑景枫指出:“为保证地块推出后,开发商的开发进度和开发结果符合要求,政府也在不断提高拍地条件,这对于中小开发商而言是比较大的打击。随着地价不断上涨、拍地条件不断提高,中小房企因为难以获得土地,导致后续项目缺乏,将面临生存问题,最终可能淡出市场。”

此外,在政府重点项目中,土地、税费的倾斜更是大房企在本地发展扩张实力范围的“推进器”,而中小房企可供开发的项目多是中小地块,通过招拍挂,价高者得,增加了开发成本。

□记者的话

给买方多点选择

福州楼市渐渐进入寡头时代,已成为业界共识。

在如今调控常态化的阶段,大型房企占据资金优势,可以大规模开发和多项目同时运作,其市场份额只会不降反升,从而更有实力在土地推出高峰期加速补仓;与此同时,中小房企则会因资金积淀较弱,错失土地市场机会。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均指出,“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未来强者愈强的趋势将继续显现”。

从市场化发展角度而言,竞争越来越集中是一个趋势,有助推动行业规模化、品牌化。

不过,在住宅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大多数人觉得房价过高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意识到:愈演愈烈的土地垄断,也会形成高度的商品房市场垄断。当开发商对供应量的控制权越来越大时,买方地位会否进一步弱化,选择面会否越来越小?

当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派手中,大房企对区域定价的决定作用更有话语权,会否导致房价被垄断推高?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