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城粗具雏形 罗源:港城联动风生水起(图)

house.fjsen.com        2013-05-16 10:49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上月新投产的生产线上,大型机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最终“吐”出新型环保型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整个“变废为宝”的过程,仅需几名技术工程师和几台电脑,就能全自动完成。这是记者在罗源源鑫环保集团看到的一幕。

落地罗源湾近9年,源鑫环保每年以30%的增幅“高位运行”,去年年产值突破10亿元,今年有望高达15亿元,已成长为集建材研发、生产、贸易、港口、海陆中转、物流仓储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并有望成为我省第一个大型环保型工业示范园区。

在世界船舶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省规模最大的修造船厂焊花闪闪。罗源华东船厂的负责人给记者列举了一些今年1季度数据:船厂按时维修的万吨级货轮已达35艘,其中外轮27艘,超去年全年维修量58艘的一半以上,修船量同比增长337.5%。“今年船厂计划修船120艘次,产值2.3亿元,造船产值1.2亿元,预计总产值3.5亿元。”对于后市,这名负责人信心满满。

无独有偶。宝钢入主德盛2年多来,宝钢德盛不锈钢公司已形成了年产100万吨以上热轧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后续将达到年产150万吨的产能。凭借着整合后的优势,在行业全线不景气甚至亏损的背景下,企业去年取得不俗业绩,利润总额达到1亿多元,目前正向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绿色不锈钢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奋进。

一批临港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增长点。罗源县委书记何代钦表示,凭借优异深水良港打造的临港经济,罗源县不断加大临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罗源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做强港口建设实现港城“一体化”

尽管骄阳似火,但位于罗源湾的华能海港却热火朝天,载着集装箱的大型货车在港区穿流如梭……罗源华能海港负责人李建国告诉记者,第一季度吞吐量就高达304万吨,创历史新高。

港城联动效应在罗源不断发酵。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又对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罗源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港口运输量大增,港口不时出现压货现象。

为缓解船舶压港的现象,华能海港大手笔“招兵买马”。李建国介绍说,码头的卸船机由原先的2台增至5台,码头门机由原先的2台增至4台,码头吞吐量将由原来的500万吨增至1200万吨,为企业提效减耗。

确保港口运营,港口建设是基础。目前,央企华能集团在罗源湾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沿海岸线铺开的淡头作业区3千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1个,碧里作业区3万吨级码头1个、5万吨级码头2个已全面运营,碧里作业区5万吨级码头、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码头泊位、牛坑湾围垦项目等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春潮涌动的罗源湾畔,港口建设正酣,吹填机械和各类机车的轰鸣。据悉,除了以上项目外,罗源县还纵深推进港区建设,加速推进源鑫、亿源、宝钢德盛1~4#泊位等码头项目,港口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港城共荣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港城联动,罗源县不仅加速推进一批临港产业项目,还迈上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台阶。

大型城市中央公园、风情商业街、中小学、ShoppingMall(大型购物中心)、超五星级酒店、写字楼、海上休闲娱乐项目、高尚住宅……这些都是罗源滨海新城的组成部分。不久的将来,这个集商务、旅游、购物、度假、居住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将傲然屹立在美丽的罗源湾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就是看中这里离海最近,不光空气好,房产的增值潜力也很大。”日前,站在湾滨海新城·罗锦苑公园楼王前,罗源县中房镇上宅村村民陈先生一家幸福地憧憬新兴滨海城市的生活。

到了2015年,将有10多万罗源人将享受到“碧海蓝天”的幸福生活。“滨海新城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规划面积约5618亩,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能聚集8万至12万人口的新兴城区,等于再造一个罗源城。”何代钦介绍,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封顶和动建商住楼各100万平方米,售出商住房8000多套。随着五星级酒店、滨海学校、购物中心、游艇码头、水幕电影等配套设施快速推进,新城雏形已开始显现。

港城联动,落脚点在“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群众生活,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下一步,罗源县将持续推进滨海新城建设,确保完成封顶100万平方米商住楼,新动建150万平方米商住楼,建成世纪金源五星级酒店、金源旅游购物中心、海上游艇俱乐部、海上高尔夫、海上水幕电影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罗源正在春风里奔跑,向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在推进滨海新城的同时,罗源还将进一步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加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精品村、示范村、特色村,不断改善乡容村貌,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何代钦如是表示。

风劲正是扬帆时,港城建设涌热潮。依托港城联动,一座幸福宜居的新兴滨海城市正乘着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东风扬帆起航……

(福州日报记者温海龙 通讯员 林克城 刘其燚 陈雁真 文/摄)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