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开业潮来袭
三年前,一个综合体项目在福州开业会引全城瞩目,三年后的今天,综合体项目开门迎业已司空见惯。
随着2010年起上马的各个城市综合体建设接近尾声以及招商工作的开启,从今年开始,福州的综合体项目将迎来密集开业潮。据记者了解,打头炮的就是万宝商圈的苏宁广场、五四北泰禾广场。而到2014年,开业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更多,在仓山区有红星国际、海西佰悦城、海峡国际商贸城等;晋安区有东二环泰禾广场、世欧王庄;台江区有中央第五街;马尾区有快安综合体、名城城市中心等。
据了解,这些城市综合体项目均包括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并且相互依存。在其中,规模大的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规模小的也有20万平方米。
规划分布并不均衡
在密集上马建设中,综合体分布也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在市区部分热点区域,综合体分布更是密集,几分钟车程就有一个综合体。
例如,以万宝商圈为原点,一路之隔的苏宁广场即将入驻。而沿工业路不到5分钟车程,作为国内高端综合体代表的华润置地综合体项目亦有意向入驻鼓楼区的福州老酒厂地块。在寸土寸金的福州西二环,上述综合体的商业面积都较大。
距离万宝商圈不过一桥之距的浦上商圈,红星国际、仓山万达广场、乐都汇,几乎可以说“一站地一个综合体”。在浦上大桥桥头就是闽侯的综合体群升江山城。
不仅如此,在福州东部,综合体数量也不可小觑。从世欧王庄北上驱车10分钟,便是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而东南向同样是10分钟车程,就抵达台江万达广场。
“目前大型综合体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供应可能面临过剩。”有业内人士表示,多个综合体密集开业,此前市场中所说的白热化竞争也将拉开帷幕。
综合体生存现状调查
综合体密集上市,看准的就是福州作为沿海省会以及海西核心区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容量。有许多项目负责人都表示,福州的消费实力很强,但是缺乏上档次的城市综合体,来刺激、拉动福州的消费能力。然而,目前福州消费能力以及对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接纳程度究竟如何?福州的消费力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
目前运营中的城市综合体生存情况最能说明问题。5月12日记者对福州现有三大主力综合体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
福州万象城、宝龙城市广场——
业态丰富、价格亲民、人流最旺
记者走访: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商业综合体中,宝龙和万象城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在“万宝商圈”,商品价格大多不高,餐饮、娱乐等消费项目众多,而今这里还在进行业态调整和升级。
主力消费:据宝龙城市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宝龙的商业业态中,娱乐、餐饮、休闲占比达到了50%,购物所占比例已从原先的近七成降低至一半。平均人流量6万-8万,节假日及周末最高可达10万-15万。在福州万象城的餐饮店中,记者发现即便是在周末的下午2点多,依旧有许多食客排长队。
经营特色:宝龙城市广场经营走亲民路线。经营业态包括吃、喝、玩、乐的一站式消费,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年学生。福州万象城的定位比宝龙高端,经营业态也集合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五大功能。目前福州万象城正在对经营业态进行调整。宝龙不少商铺租约已经到期,正面临品牌调整期,届时会根据当前各楼层业态进行品牌调整升级。
区域价值:二手店面的租金或许更能体现区域的价值。据记者了解,随着客流量的暴增,目前万宝商圈一楼铺面均价基本都达到700-800元/平方米,而沿街黄金铺面租金更出现超过1000元/平方米的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