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住建局相关人士介绍,洛江中心城区窨井的管养维护由万安街道办事处、双阳街道办事处和窨井归属单位负责,目前发现的无主井盖较少。“如果明明管养单位很明确,因为怕麻烦而不愿管理,这样的窨井,我们会将其填平。”该人士说。
泉州开发区住建局柯局长告诉记者,上周该区管委会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进一步落实井盖管理责任。“无主井盖大多在各小区和企事业单位院落的外面,我们要求各小区物业公司自行开展排查,落实维护责任。实在找不到主人又亟须修复的,由我区市政公司应急修复。”柯局长说。记者联系该区市政公司得知,该公司对该区道路上的2100多个雨污井盖强化管理,安排了2人负责巡查、3人专职维护。至于无主井盖,帮助修复几次后,如果实在无人认领,将用砂土填掉其窨井。
各区住建部门相关人士均表示,希望得到各自辖区无主井盖的具体清单,以便想办法寻找真正的责任单位。“应急修复需要经费,实际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而这些维护成本,本该是井盖权属单位自行承担的。”
编后
呼唤“主人翁”
地上有个井盖,绝非石头里蹦出个孙猴子。正如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井盖其实管养单位很明确,只是“某些”单位死活不愿认领,变成了“无主”的弃儿。这实在不是什么重大发现,只是让市民看到了一幕“有利争利,无利扯皮”的黑色幽默剧。再往深想一层,则更让人揪心:都要求市民有城市“主人翁”意识,一起把城市建设管理得上轨道、有品位,而“某些”单位却这般没“主人翁”意识,凭啥“己所不欲,硬施于人”?
旧账要还,不欠新账。只有这样,城市才能进步,市民才有信心。希望那些“伪无主”井盖尽早洗却羞容,大方示人。难道真要等着那一大堆砂土没头脑地倾倒下去,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