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暴跌警示中国楼市风险 应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house.fjsen.com        2013-04-23 10:13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来说两句

【导读】黄金暴跌终结十年牛市,泡沫破灭警示中国楼市:没有单边上涨的市场。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悬疑影片中的经典之作《死神来了》有一句台词:“很多事件其实都有预兆,只是不够敏锐的人,看不到而已。”在过去近十天内,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哐嘡、哐嘡”连续大跌,引起市场很多悲观情绪。如果说这也是一个预兆,那么我们应该从中读出什么?

很多人把目光指向楼市。十年牛市,风光不再,黄金把自己当作最好的佐证,告诉所有投资者: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没有单边上涨的市场,一切泡沫都会终结。商品被投机炒作的时间越长,泡沫越大,跌的时候自然就越惨。黄金已然如此,那么同样长期被投资者青睐的房地产又该如何冷静对待?

特别是,从楼市风险和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区别来看。黄金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主要是富裕阶层、高端投资者、职业炒家。黄金泡沫破灭直接造成这极少部分群体的财富损失。虽然对宏观经济面有一定影响力,但是波及到的群体面非常有限。而如果中国楼市泡沫在未来某一天突然破灭,影响之大、波及人群范围之广,一定远远超出金价下跌的结果。到那时候,可能很多人的资产都会严重缩水,几乎没有谁能逃得掉。所以,黄金泡沫的突然破灭,更加警示我们一定要关注并下决心控制楼市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黄金价格的暴跌,真的会成为楼市风险大爆发的先兆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就此发表评论。

黄金价格从2008年的800美元左右上涨到2010年1200美元左右的时候,谁能想到金价会在2011年到达1923美元的历史高位。同样,当金价攀到超过1900美元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料到它会在过去不到十天内用雪崩式下跌的方式,跌得只剩下三分之二的价格。有人说,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逐渐明朗,市场上的资金撤出商品市场,转向美元资产。

向松祚表示,金融市场的暴跌其实并不少见,黄金价格的暴涨和暴跌其实都是正常现象,因为资产价格会深受预期的影响。

这次黄金价格的快速下跌主要有两个诱因,一是美国经济开始有实质性的复苏,美元汇率走强,所以对冲基金、持有黄金投资的基金已经开始大规模抛售黄金。在抛售大宗商品的同时,买入股票包括买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这是造成黄金价格快速下跌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二是一种牛群效应,现在人们对黄金有非常大的误解,很多人相信黄金永远是一个保值、增值的产品,其实黄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投资产品,不会永远保值增值。正是因为大家对黄金盲目的误解,所以造成了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现在牛群效应使得大家在抛售黄金。

很多人都觉得,金价暴跌是楼市风险爆发的先兆。曾几何时,黄金和中国的房地产都在过去十年中成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利器。眼下,黄金泡沫已经破裂,而中国的房价虽然有利益集团力挺,但最多也只能拖延时日。向松祚指出,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楼市都曾经出现过价格暴涨暴跌的格局。泡沫既然能够形成,就一定是要破灭的。

现在大家把黄金价格的暴跌和中国楼市的泡沫连接在一起,这主要是出于一种联想,如果民众或者投资者都认为中国楼市是有泡沫的话,那这个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这是肯定的。泡沫有时候不是客观的现象而是主观的预期,如果大家认为现在楼市已经有泡沫,可能这个预期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崩塌,大家都会纷纷抛售房产,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政府在考虑房地产政策的时候,要高度重视这种资产价格的属性,客观上来讲,过去这些年我们的房地产至少部分已经具备金融资产的属性。中国楼市的资产属性还并不强烈,在过去这些年,大家把买房子当作储蓄方式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个比例现在没有超过1/3,约2/3的房子还是大家的刚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

为防止楼市泡沫突然破裂对我们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第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和住建部要把房地产的家底摸清楚,这个数字现在是一笔糊涂帐,正因为是一笔糊涂帐,所以造成老百姓盲目追风买房。现在应该促成全国房地产市场尽快联网,明确我们现在到底有多少房子。第二个,要从各个方面抑制房地产价格进一步过快上涨,让它能够平缓地调节下来,而不是出现剧烈的下降。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