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许钹钹/文吴嘉晓/图)市民中心是泉州南安迄今为止最大的城建项目,是新城的地标。这里有滨江公园、自行车慢道,有市民广场,有图书馆、博物馆……这里,将南安山水园林城的梦想诠释得淋漓尽致。
市民中心一期安置地块1150套安置房已经建成
市民中心一期安置地块1150套安置房已经建成,村民们正分批回迁。昨日,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两名回迁的村民,了解他们心中的新城蓝图。
往昔
雨天路泥泞出门成“泥人”
今年63岁的李建南,老家在泉州南安溪美街道福溪村,房子因市民中心项目建设被拆迁。现在,他可以选3套房子或者1套房子加一间店面。老李打算选择后者,他说:“已在溪美安家很多年了,但老家得有一套房子,根在那里。”
“变化最大的是路。”说起福溪村,老李对路印象最为深刻,他说,村里最早的土路,每逢下雨就成了“水泥路”——到处泥泞不堪。他长期在南安市区做生意,骑着自行车出门,每次一到市区,都成了“泥人”。
10多年前,村里终于修起了水泥路,但太窄了,只有一车道。直到2007年江北大道动工,村民们终于走上宽敞平坦的公路,出行方便多了。
在老李看来,小区设施和开发商建设的商品房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他自豪地说,自己长期住在溪美,走过许多地方,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安置房”,小区的绿化、电梯、周边市政道路的配套都让他很满意。
如今
一人一套房店面来养老
一下雨,除了出行受影响外,村民们的生计也受到威胁,农田很容易被洪水淹没,福溪村很多村民只得外出谋生,漂洋过海的华侨一度比留守的村民多,留下的青壮年则成群外出帮人浇灌混凝土。今年58岁的陈海洋就是一名小工。最早的时候,外出浇灌混凝土是大桶担小桶,现在有了水泥车、铲车等工具。市民中心项目办成立后,老陈成了里面的一名清洁工。在他看来,现在的活很轻松,虽然以前的收入比较高,但很累,时间也不固定,还得常年离家在外。
“孙女4岁啦,我现在上下班有固定的时间,回家后就逗孙女玩。”陈海洋晒得黝黑的脸上笑容灿烂,他原本在村里建了一幢3层楼房,现在可以换3套房子和1间店面。他憧憬着将来的生活,他们夫妻俩住一套房子,两个儿子一人一套,店面就出租或者自己用来经营小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