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地方细三月底前出炉 传多地将开征房产税

house.fjsen.com        2013-03-08 11:23        来源:大洋网        我来说两句

盘源增议价空间再收窄

“刚收到消息,周末看的一套金碧花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一期的房子比之前涨了13万。”近日,在广州一本地论坛上有帖子称。回帖中,有人猜测该套房源或是卖家担心会加税,便先将价格提高。

二手市场在3月初出现赶“末班车”的交投小高峰。据阳光[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家缘网站公布的全市各中介公司二手房网签数据显示,3月1~5日这5天二手房网签量比2月24~28日大增150%。

记者走访多家中介也发现,3月初,市中心多个板块均出现刚需客急买的现象,如天河北、东风东等省级重点名校所在的区域,本应4月才出现的学位房交投旺季提早出现了。

新政后,放盘的量有所增加。“我们片区以前可能几天都接不到一个新的盘源,但现在一天就能接一两套。”合富置业锦城分行主管夏银玲告诉记者。

合富置业市场经理梁燕明表示,因担心卖房后,日后再次购房时门槛会因新政而增高,不急售的业主大多心态比较强硬,议价空间较1月时再度收窄。

“据合富置业统计显示,现时业主愿意让价的平均幅度只有1.3%,而去年年底到今年春节前平均幅度可达5.4%。”据梁燕明介绍,个别出售意愿不强的业主,甚至会出现反价或将物业转卖为租的现象。不过,在天河北等个别板块还是会存在业主愿意接受小幅议价的情况,但让价空间最多只是3%~5%。

业内观点

地方细则应在“年限”上再作文章

满堂红市场部研究经理周峰认为,如果真的出于打压短炒的目的,地方细则完全可在“年限”上作更多的文章,“譬如持证在2年内转让的,按差额的20%征收个税,持证在2年以上(含2年)、5年以下转让的,继续按成交价的1%征收个税,超过5年(含5年)且是唯一住房的,继续免税,这样相对会人性化,税费和持证年限倒挂的现象也不会那么严重。”

举例算账:“新政”后买房证过五年房源税费不一定笋

假设2007年以1.5万元/平米购入一套珠江新城[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100平米的房屋,卖出价为4万元/平米,非唯一住房且房产证过五年,按新政前的算法,买家可省去5.6%的营业税,个税为房屋全款的1%,即4万元。

而如按新“国五条”的细则计算,这套房屋要缴纳的个税为房价差额的20%,即250万元的20%为50万元。

假设这套400万元的住房是2010年购入,当时价格为3万元/平方米。按新政前的算法,目前由于房产证不过5年,要缴纳5.6%的营业税,即22.4万元,再加上1%的个税4万元,共缴税26.4万元。

而按照新“国五条”的细则计算,该套房屋的个人所得税为差价100万元的20%,即20万元,加上营业税,合计税款为42.4万元。比新政前纳税仅仅多了不到60%。

交易提醒

1.现贷款购房不一定能赶末班车

按照日前住建部副部长在公开媒体上的言论,预计3月底之前,地方政府细则将会出台。

记者从二手中介处了解到,如果是一次性付清房款购房,可以在网签第二日递件,并在当天拿到地税局出的税单之后,第三日便可以交税。

如果是贷款购房速度则慢很多。如果是走商业贷款,光是出同贷书这一步就要花费5至7个工作日,从网签到银行出同贷书再递件,至少需要两个星期以上。如果是使用公积金贷款,手续可能更为繁杂,因此,现在才抓紧入市的客户,如果是贷款购房,不一定能赶上“末班车”,应尽量采用一次性付款为宜。

2.细则出台后应注意计算税费

如果广州细则严格按照“国五条”细则,新政后,假如不是卖家唯一住房,有可能证过五年的物业要比不过5年的物业税额更高一筹。这意味着如果卖家“实收”,在放卖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买家购买楼龄较新未过五年的物业或者从短炒客手中购房,所付出的税费比从长期持有的业主手中接盘更为划算。因此,一旦“新政”实施,买家应该注意税费计算方式,不要一味追问房源是否“证过五年”。

3.装修费用和利息等可抵扣个税

杨红旭在其微博上“支招”称,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中是可以抵扣“合理费用”的,包括贷款利息、装修费用等费用都可以抵扣在卖房所得中,再计算个人所得税。因此,房屋所有者应该保留好装修费用的税务统一发票等证据,以便未来卖房时抵扣。(文/表记者潘彧图/记者王维宣)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