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繁华地段,实则旧屋连片,外口多、人员构成复杂、生活环境差,这是火车北站茶园街道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但那里的环境即将因火车北站改扩建大幕的拉开而彻底改变。目前,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安置地(D1地块)房屋征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安置地(D1地块)位于火车北站前方、汽车北站对面,东到华林路、南靠北二环路、西靠香槟路、北到镜边路,征地面积27.83亩,征收范围涉及晋安区茶园街道红星经合社、东浦社区和环北社区,房屋征收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户数为220户。
居民迫切想改善生活环境
晋安区茶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群力昨天告诉记者:“别看华林路周边表面繁华,里面是旧屋区,大多数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混合结构房屋,配套设施差,店面一间挨着一间。改造可提升周边群众生活条件。这里不是搞地产开发,是政府投资建设火车北站周边改造地块的安置房,包括D地块、D1地块、站西路改造征收的安置用房。”
D1地块的征收工作去年12月底启动,今年1月26日第二协商期结束。目前已有208户签约,签约率达94.5%,其中已搬迁封房164户,搬迁封房率达79%。“签约率达到94.5%不容易。”陈群力说,该地块虽然征收面积小,但涉及的人员构成复杂,出租户、外来人口多,单位多。
记者昨天在华林路西侧的镜边路看到,路上挂着“以人为本、和谐征收、阳光作业”“加快征收步伐、造福子孙后代”的横幅。那里的房子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红砖楼或水泥灰建筑。镜边路火车站综合农贸市场边的斗门五弄内,沿街简易搭盖的店面全都拉上了卷帘门,巷内的民房基本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路面也是坑洼不平。
住在镜边路18号茶园农民新村的胡孝勇,在第一协商期第一阶段就签约了。他告诉记者:“这里周边基础设施差,环境不好,出租户多,治安不稳定,我们很早就盼着拆迁,相信改造后这里的整体环境会好起来。”
“三位一体”事半功倍
斗门五弄尽头是五层楼的五四旅社,现已人去楼空。五四旅社负责人郑通说,五四旅社所在的楼房是自家盖的,建筑面积五六百平方米。“政府的征收工作很到位,旧房换新房,价位又合理,我家能拿到多套房子,总面积500平方米。我在第一协商期第一阶段就签约了,希望尽快住上新房。”
据了解,借鉴D地块的征收经验,在D1地块的征收工作中,征迁指挥部认真做好前期摸底工作,向全体征迁户发出《告群众一封信》。征收过程阳光作业,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进行征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房屋征收工作廉洁高效。
借鉴王庄改造征收的经验,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位一体”就是征收实施单位、街道、经合社和社区,由征收实施单位负责把握征收业务,由街道、经合社和社区负责做思想动员工作。据了解,茶园街道、红星经合社、东浦社区、环北社区、地源拆迁办抽调了51名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征收工作小组,深入一线开展征收组织协调落实工作。全体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挨家挨户宣传解释房屋征收政策,得到了大部分被征收户的理解。
借鉴王庄征收工作经验,在第一协商期第一阶段,早搬迁的人可以抽取两个选房顺序号,“抽二选一”,多了一次选房的机会;后搬迁的人在第二阶段抽取选房顺序号,只能“抽一选一”。这一做法促进100多户被征收户在第一协商期第一阶段签约。对于低保户、特困户、患有重大疾病、生活确实困难的被征收人,相关部门给予适当补助。
D1地块征收安置采取产权调换和货币安置。产权调换包括就地安置和异地安置,就地安置为期房,过渡三年;异地安置地点在福湾新城和西园佳苑。据了解,D1地块的被征收人多数选择三年后回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