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依伯现场展示火柴盒吹奏乐曲
本报讯(记者余少林文/图)黄石舞狮、桃源踩高跷、香店拳、锄头功……各种技艺的传承人使出浑身解数;编斗笠,水车制作、竹编篮子……精彩手工技艺展示令人啧啧称奇。昨日上午,由长乐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在长乐人民会堂广场举行,30多个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手工技艺轮番展演,热闹非凡。
活动现场,一位70岁的依伯用火柴盒熟练吹奏乐曲,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
老人叫林良国,长乐文武砂壶井村人。“用火柴盒吹乐完全是一次意外。”林老说,在他10岁的时候,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个民间乐队,有个艺人正拿着不知名的乐器在吹奏,动听的乐声吸引了他,等那人吹奏完,他赶紧跑上前看个究竟,发现竟是一个火柴盒,他大感惊奇,也十分感兴趣。于是,就自己去买了火柴盒,依葫芦画瓢,学着吹了起来。
“用火柴盒吹奏乐曲可没有看起来那样简单,我一开始时是怎么也吹不出声音。”林老说,那时自己年轻气盛,不服输,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就这样,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他终于用火柴盒吹出了声音。可是光吹出声音还不够,要吹出曲调才行。于是,他又努力了两三年,终于有了声调的起伏变化,有了曲调的味道。这一吹,就是四五十年。林老说,他根本不识乐谱,火柴盒能吹出悦耳的曲调,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只要会唱的乐曲,他都能吹得出来。
林老当场兴致勃勃地为记者演奏了好几首乐曲:《社会主义好》、《北京金山上》、《九九艳阳天》,曲调欢快动听,如行云流水。除了吹奏一些经典革命老歌,林老还对闽剧配乐十分熟悉,林老已经掌握了《干打》、《清安史》等26部闽剧配乐。
此外,昨天的文化节上,礼饼、土豆丸、高山茶、古槐肉烧、三溪土米粉、鱼丸、鱼面、肉燕、蛎饼等传统美食烹制也精彩亮相,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和久违了的“土味”深受现场群众喜爱,品尝的人流络绎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