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大佬唱多城镇化红利 三四线房地产发展堪忧

house.fjsen.com        2013-02-04 11: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证券报:绿色地产作为公司长远规划,招商地产将从哪些方面推动这一规划落实到应用层面?

林少斌:招商地产从2002年首倡绿色地产,十年来一直坚持这个方向,未来也将坚持这一方向。具体到绿色地产的实践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结合项目,推进绿色实践。深圳泰格公寓是国内首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的商业项目,南海意库三号楼改造是中国南方第一个建筑绿色改造示范项目。我们全国的绿色评级项目有40多个。

其次,结合标准建设,推进绿色套餐。我们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如项目区域、建筑使用性质不同,制定相应绿色技术标准和规范,指导项目定位、产品设计。

第三,积极推进绿色理念宣传。我们在全国各项目上设立了绿色体验区;从2004年起,我们与住建部等有关部门一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今年是第九届,不久前刚刚在常州举办完成。此外,今年初我们与住建部建设科技与产业促进中心一起推进国家绿色相关规范制定等。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下一个十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和红利;明年楼市调控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关键是要看房产税如何扩大试点,建议对持有房产过多的人征税以抑制投机。

城镇化是重要载体

中国证券报:绿地如何看待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张玉良:积极、稳妥、有序,这三个词很重要,表明现在的城镇化跟过去很不一样。现在大城市有很多“城市病”,比如拥堵、房价上涨过快、资源有限等。

北京、上海的人口仍处在快速扩张阶段,全国超过千万人口的城市越来越多,当资源不能承受人口集聚的状况时,问题就变得较为严重。相比特大城市而言,人口一二百万的城市发展的一般比较有序,但有些城市出现了人口萎缩现象,在某些地级市表现尤为明显。

目前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空置率较高,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令人担忧,市场和人口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去了。这些问题,跟我们过去城市发展导向有关系。

中国证券报:城镇化对绿地集团以及整个房地产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张玉良:下一个十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和红利,对房地产行业而言,会有更直接的收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住房、商业、美丽中国的环境建设等都与房地产有关。

房地产开发企业仍是城市建设开发的主体成员之一,是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大企业应该发挥标杆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企业应发挥参与、建议的作用。我认为,未来十年,房地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仍大有作为。

现在城市已经没有边际。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例,城市都连起来、成片了。城市的边际如何界定,也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比如上海与江苏的苏州,地域都已经相连。城市群应该是形成“一核多中心”的概念。国外的洛杉矶等大城市,周边有一连串的卫星城,东京也有卫星城,但我们的城市是城市与城市连接。

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载体,城镇化也是内需的重要载体。未来几年,无论是投资还是内需,城镇化都是一个重要载体,离不开它。特别在当前外需增长困难的情况下,城镇化的意义更为重大。

建议征收“持有税”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2012年的楼市调控?

张玉良:目前看,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是有力的,成果明显。虽然各界认为调控的手段应更市场化、法制化,有些手段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有的事应该怎么做,不代表现在就能去做,因为条件不够具备。在限购背景下,今年楼市有一定的成交量和市场繁荣度,但房价并没有上去;此外,保障房建设速度在加快。这种结果,符合中央的调控意图,但以目前的方式进行调控难以持久,因此有关部门也在寻找更好的方法代替行政手段。

2012年是大型房企成长的一年,行业龙头增长比较快。绿地也是如此,绿地销售面积和成交金额,今年增长率均在35%-40%。

中国证券报:限购政策将何去何从,房产税等长效措施如何推进,社会各界对明年房地产调控各种猜测颇多。绿地如何看待明年的房地产市场?

张玉良:个人认为,明年房地产调控措施可能进一步完善,关键是房产税怎么出。

如果仅仅是征收房产税,只能抑制投机,但对房产持有过多的人,应该对其在持有环节征税。

房地产领域的相关税费较多,应该对原有的税收进行清理,否则大量新增税种不够合理。如果向多数普通老百姓征税,不太合适。有的税收虽然看上去是由企业承担,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转嫁给了消费者。所以要解决抑制投机问题,应该对持有房产过多的人征收“持有税”。当然,好的税收政策,不应该是对大多数的普通购房者、刚需人群征税。我们期盼有市场化、法制化,通过经济、法制、税收的办法,取代行政限购。社会上笼统认为,房产税会解决高房价,但如果每年让多数普通购房者都纳税,其实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突破瓶颈推进转型

中国证券报:绿地近期的发展目标是五年之内进入世界200强,这意味着绿地营业收入要在5年内翻番,绿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张玉良:早在2005年,绿地在年营业收入还不到100亿的情况下,就明确制定了6年后冲刺世界企业500强的目标。这个梦想,奇迹般地如期实现。

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后,我们提出以“20年后再出发”的归零心态,对世界级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寻找差距、改进提升,推动外延式增长和内生式提升齐头并进,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绿地未来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企业200强。我们有信心在2015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今年已经超额完成2400亿元的目标,如果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公司内部做了分解,到2015年,主业房地产经营收入达到2000亿元,能源达到2000亿元,其他产业1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绿地集团很早实行“走出去”、“调结构”战略,绿地的“转型观”是什么?

张玉良:绿地集团2000万起家,20年进入世界500强,得益于“走出去”。绿地有80%的业务不在上海,同时绿地也适度发展其他产业,因为房地产行业稳定性太差。在走出去过程中,依托信息化,实行三级管理,集团战略管控与财务管控相结合,这已经形成制度。

绿地近年来致力转型升级,坚持三个适应:适应政策、适应环境、适应市场;坚持三个调整: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突破瓶颈是绿地的“转型观”。自行车在行进中转弯较容易,但停下来转弯却可能会摔跤。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