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刚性需求入市节奏加快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发布的网签数据统计,2013年1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7940套,环比上月同期的网签量上涨了6.6%,与去年1月同期的网签量相比则大幅上涨了360%。
价随量升,北京市二手房房价一路走高。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统计,1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交易均价为25475元/平方米,比去年12月份的房价上涨了3.5%。
不仅仅是北京、上海,2012年石家庄二手房全年成交13256套,同比增长24.11%,价格同比上涨11%。福州二手房房价大约涨了15%,总体上势头向好。广州方面,则显示2012年四季度二手住宅成交套均总价达157.7万元,较此前的140万以下明显上升。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家缘二手网签数据也显示,2012年广州二手住宅交易量较上年增加五成左右。
“在被压抑两年后,刚性需求集中释放。”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稳增长政策见底,市场走势预期增强,房价下降空间减小等市场动态改变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购房人群也从首次置业扩展至改善性需求。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二手住宅成交越来越向城市核心区集中,交易热点区域的业主普遍提高报价,议价空间缩小;另一方面,中高端改善型房源成交比例上升助推二手房房价持续上涨。
而从今年二手房市场来看,成交量继续增加。申银万国证券研报显示,申万所跟踪的15大城市2013年1月7日至13日二手房合计成交19099套,环比上升207%,同比上升304%,1月上半月累计同比增长219%。从城市类型来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别合计成交7576套、9752套,1780套,环比分别上升175%、257%、141%。
张旭表示,以北京市场为例,年初新房市场供应量萎缩,新开楼盘也普遍在五六环以外,这促使部分购房需求从新房市场流向二手房市场。另外,新开通地铁周边区域的购房需求增长了20%左右,而且房源也比较紧俏。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3年1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新增客源与2012年12月平均水平相比,上涨11%。
除此之外,作为二手房另一风向标的佣金收入也超过预期。一家中介公司的总经理称,去年其在郊区的门店平均单店收入达200万元,远超预期。“每个员工都有几十万元的佣金收入,这在2012年初是不敢想象的,主要是下半年市场反弹带来的客户。”
中原地产中国区总裁赖国强也透露,去年中原地产在内地佣金收入达47.4亿元,超额完成公司年度目标,创历年新高,其中12月单月收入达5.7亿元。
预警谨防楼市全面反弹
一方面,二手房供给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购房需求却与日俱增。21世纪不动产区域分析师黄河滔称,二手房和一手房市场是联动的,一手房价格上涨过快就会把需求挤压到二手房市场,二手房价格上涨过快同样会分流部分需求到一手房市场,最后整个楼市量价齐升。
据了解,2012年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远远超过新建住房。例如上海去年新房成交量不足8万套,而二手房则成交20万套;北京2012年全年成交新房9.4万套,二手住房13.6万套。张大伟表示,前些年成交的一手房现已纷纷流入二手房市场,住宅市场的成交重心也正逐步向二手住宅转移。以上海为例,2012年全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比值为0.62,相比2011年的0.69进一步减小。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也表示,二手房市场对稳定楼市有着重要作用,当一手房市场供应不足时,二手房市场可以缓解需求压力;一旦二手房市场供应不足出现“恐慌性”购房时,对楼市影响更大。因此还应从增加供给的角度出发,逼出存量空置二手房住宅。
“供需关系决定二手房价格波动。”顾云昌认为,应加强预期管理,加大普通住宅供应以平抑房价。
除此之外,专家认为,应以促进房地产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在限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又不影响首次置业和改善性需求的及时释放。适当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的税费,鼓励梯队消费。
例如对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简并,降低交易成本,或将营业税满5年免征改为2年或3年免征,释放部分房源。
“应对存量房进行征税,逼出空置房。”张大伟表示,对持有环节房产进行征税,增加房产持有成本,让空置房进入流通环节。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解释说,如果保持现行的调控政策,明年房地产刚性需求会不断释放,推动房价温和上升,但大涨概率不大。如果推行了房产税,会导致二手房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使得房价有所回落。
另外,应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如果房产增值空间缩小,没有人会选择一直持有。”张大伟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应加快推进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将个人名下房产与身份信息挂钩,为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提供重要数据。“信息联网能有效消除异地炒房,逼出大量存房,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幸福与房子无关?马云可以,我们呢?
来源:房地产时报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细想来房子与幸福无关”的评论,写到:14年前,50万元,能在北京轻松买个大房子,一个叫马云的男青年却拿凑来的50万元成立了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50万元,如今变成了数百亿元,还是美元……细想来,房子与幸福无关。此文一出,即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多数网友都不认同这个“励志故事”。
世上只有一个马云
@宏立城-蔡劲:50万元去创业的死了多少?好像没有统计。50万元买房的,大概都赚了。在北京轻松有个大房子,老婆孩子轻轻松松,这也是生活,不是每个人都阿里巴巴,不紧巴巴是大多数人的追求,你说呢?
@紫禁之翼:不是每一个人都叫马云,世界上只有1%的成功者,剩下的都是老百姓。
@段氏皇族:问题是,当时99%的拿50万元去创业的人都后悔当初没炒房。
@季文楹:记得以前看资料,1999年马云创业,是在杭州湖畔花园自己150平方米的新家里。大家凑50万元创业,跟买房有一毛钱关系吗?
@常熟丁煜:50万元不是他一个人的。如果当时他自己有50万元的话。也造就不出现在的马云。
@ceo001:我周围多是因为买房而身价倍增的,没几个做实体挣了大钱的,都在求着要货款呢!
@楚门E-Truman:14年前50万元北京轻松买大房,14年后500万元小房都难觅,这才是重点。13亿里也就能出一两个马云,而13亿人,每个人都要住房子。
@神秘的黄玫瑰2010:那时又有多少人拿着50万元创业血本无归的?只是他们失败了没有名气无人知晓罢了。马云只出现一个,而失败者却可能很多。拿这个来掩盖房价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对的。
@看不惯做作:那年头能凑50万元的人不多,这年头50万元能干的事情不多。
@ice的潇潇:当时房价要是涨得这么快,马云早投资房地产了,中国就不会出现阿里巴巴,所以高房价扼杀创新成功人士。
@梁辛遇见:据说跟他同行有30家。结果只有他成功了,那29家自己想吧。
@黄震宇:其实,这个青年把其他无数青年的50万元都赚走了吧?
@陆darren:无数人用50万元成立一个公司,结果只有马云成功了。无数人用50万元买了两套房子,结果都发财了。你,选择哪条路?
@solo橙先生:50万元变成数百亿元,不是因为没买房,而是因为那是马云。就算马云当年50万元买了房,现在混得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幸福虽然不取决于房子,但智力和头脑还是少不了的。别再做假如自己当年没买房现在应该也有几百亿元之流的蠢梦了。
我们的幸福与房有关
@温暖的风7709:房子和幸福太有关系了,有了房子我们的孩子就可以避寒,我们的妻子就可以温暖地做饭与家人分享,有了房子我们就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爱。爱源自家庭。
@jumbonb1:整个社会追求的不应当是所有公民都能获得精英式的成功,那也是不可能的。追求的应当是普通民众的普遍的幸福,是善待最底层民众。买不起房子,就是不幸福,这没什么可强词夺理的。
@我是最萌的:别把个人的成功硬加到每个人的头上。我的梦想就是30岁之前赶紧买房,越多越好,然后租给这些有出息的年轻人。
@莹莹玉石心:别让幸福被房子绑架,很好的口号,可是要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很难hold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