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人合作建房临港新城拿地 楼盘或明年底面世

house.fjsen.com        2013-01-21 15:13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手记】

前路漫漫:无明确政策支持,成功案例少

上海的合作建房,似乎有了“终成正果”的可能性。为何能走到这一步?按照钱生辉的说,过去类似“上海家圆”的模式实际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集资建房,大家“凑份子”一起集资开发,但这涉及集资的法律问题,以及资金安全、是否有房产开发资质等风险。而临港项目的合作建房不要求所有购房者全部集资,只是让一部分核心的购房者出资作为股东,并参与经营和管理,另一部分购房者最后直接购房,通过正规的招拍挂程序拿地。

也正因为流程正规,因此有专家认为,临港项目的开发模式其实已经和普通开发商差别不大了,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就表示,合作建房的团队经过几个项目的开发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开发商,只不过融资方式和销售渠道与普通开发商不同罢了。

合作建房尽管似乎有了成功的曙光,但依旧前路漫漫。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没有明确的支持或者推广计划。其次,这么多年也只有几个试图走这条路的组织或个人,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可见道路之艰辛。最后,由于目前合作建房拿地开发必须还是以项目公司的名义亮相,既然是公司那就一定要盈利,至于盈利空间有多大,是否会“变质”就要静观其变了。

“合作建房”上海大事记

■2005年6月上海较早提出类似概念,“上海家圆”项目召开合作定制建房的公众说明会,合作建房首次在上海试水。

■2005年9月由于合作定制建房进展缓慢,大批成员急于在半年内解决住房问题,部分“上海家圆”的参与者与网站合作,接受了团购。

■2006年8月“上海家圆”项目发起人称在宝山某地块寻到开发合作者,有望获得低于市场价的定制房源。

■2006年9月宝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否认与“上海家圆”有任何合作的历史和可能。这表明“上海家圆”通过中间人与土地开发商协商在该地区实施合作定制建房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

■2009年8月曾经的房产销售人士钱生辉与机构投资人合作,在太仓试水拍得首块地,并尝试为十多名购房者定制房型,当年开工。

■2011年太仓的试水项目按当初合同价交房。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